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加快呼伦贝尔市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对策措施

加快呼伦贝尔市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对策措施_第1页
1/5
加快呼伦贝尔市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对策措施_第2页
2/5
加快呼伦贝尔市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对策措施_第3页
3/5
加快呼伦贝尔市人口较少民族进展的对策措施加快呼伦贝尔市人口较少民族进展的对策措施 呼伦贝尔市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除主体少数民族蒙古族以外,内蒙古仅有的四个人口较少民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及俄罗斯族聚居在呼伦贝尔。建国 62 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32 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这些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但从目前来看,这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进展比较困难,民族经济进展举步维艰,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比较复杂。特别是同当地的兄弟民族相比,仍处在较贫困状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不断增大。加快人口较少民族进展,使其与其他民族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是一个需要引起各方面高度关注和深化讨论的重大问题。 一、呼伦贝尔市人口较少民族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呼伦贝尔人口较少民族的基本情况 呼伦贝尔市四个人口较少民族分布在全市的 9 个旗市、38 个乡(镇、苏木)、131 个村。2025 年总人口为 115047 人。其中,鄂温克族 30387 人,鄂伦春族 4932 人,俄罗斯族 4932 人,达斡尔族75544 人。建国以来,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与各兄弟民族携手并肩为祖国的繁荣和振兴作出重大的贡献,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鄂温克族自建国 62 年来,逐渐由季节性猎狩转向农业、牧业和多种经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 32 年来的开发建设,鄂温克旗已成为集工业、畜牧业等多业并举的经济强旗。鄂伦春民族从原始社会末期一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鄂伦春民族进展史上的第一次跨越。1958 年底,自治旗境内的鄂伦春猎民全部实现定居,结束了游猎生活,实现了第二次跨越。1996 年以来,在全旗范围内实施禁猎,彻底转变了鄂伦春族传统单一的生活方式,开始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实现了第三次跨越。达斡尔族自建国 62 年来,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力得到一步解放。改革开放以来,达斡尔族注重农业投入和农田基本建设,播种面积扩大,耕作技术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实现了由封闭落后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化生产、市场经济过度,由较为单一的种植业向多业进展。现在莫力达瓦旗已经成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以农畜产品加工、矿产品开发为代表的现代工业体系正在形成。 (二)呼伦贝尔人口较少民族的共同特点 1.人口少。2025 年全市 131 个人口较少民族村中四个人口较少民族为 115047 人,占全市农业人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加快呼伦贝尔市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对策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