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学与中国文化

国学与中国文化_第1页
1/33
国学与中国文化_第2页
2/33
国学与中国文化_第3页
3/33
国学与中国文化南怀瑾先生讲述2007 年 11 月 15 日第一堂缘起国学中国文化国粹汉学焚书坑儒的背后项羽的一把文化劫火中国历史上的文化断层对汉学的无知白头宫女在学国学的第一步——诵书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二百年文化反省文字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钥匙孙家洲院长:尊敬的南怀瑾先生,在座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人民大学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今日我们人民大学的师生一行五十一人,专程自北京赶到太湖大学堂,来当面倾听南怀瑾先生的教诲。这是南怀瑾先生给我们的一个特别的安排,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人民大学国学院的全体师生,对南怀瑾先生的厚意表示衷心的感谢!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原来是一定要与我们师生同来受教,碰巧教育部、中组部的例行巡视团到人民大学,所以他这次没有办法赶来听南怀瑾先生的课,他专门嘱托我,让我向南怀瑾先生表示问候,表示感谢。谢谢南先生!南怀瑾先生对于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女士和先生来说,都是一位令我们非常仰慕的人,他是当今著名的国学大师,密宗高人,也是心忧天下的名士。我们能够有机会当面倾听先生的讲座,真是备感荣幸!祝先生身体康泰,为中华民族,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昌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再次前来倾听先生的教诲。谢谢!南师:诸位请坐。抱歉!轻松一点,不要那么严重。今日我们有幸在这里聚会,看到诸位国家未来的优秀人才,我想起了《滕王阁序》的八个字:“胜友如云,高朋满座。”我们今日讲的是国学课,离不开国文,在古文这八个字,拿现代白话文来写,就是一篇文章喽!这一次的课题,是讲国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三四个钟头讲不完的,只好尽量的简单扼要。这次课的缘起,刚才孙院长报告了,是贵校的纪宝成校长给我出了三次题目。开始成立国学院的时候,他很担心,学术界很多人攻击他,认为他开倒车。他来跟我谈了几次,一定要我到北京参加这个工作。我年纪实在大了,现在是哪里都不去。你们讲国学的,我讲两句诗给大家听:老来行路先愁远,贫里辞家倍觉难这是金元时代的大名士、大文学家元好问的诗。他当时生活环境不好,因为金朝亡在元朝手上,所以元好问的诗有国破家亡的感受。这是他晚年的诗,我年轻时看到很有感想,你看这两句话假如写现在的白话文,一大篇了,不得了。在古文的诗,十四个字就讲完了,把所有的心境就表达了。我刚才讲到纪校长两三次要我到北京,他非常诚恳,我推辞了。然后他跟孙院长一起来,约定到这里上课。这是很对不起大家的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国学与中国文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