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导论提纲第1章地球系统 第 1 节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大爆炸学说(红移现象,微波背景辐射) 一、宇宙的构成 一)总星系 二)恒星系(椭圆星系,漩涡星系,不规则星系) 三)类星体 四)恒星(双星,聚星,星团,脉冲星,变星,新星,超新星) 五)行星(小行星,矮行星,万有引力定律和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 六)卫星 七)其他天体(彗星,流星,陨石) 八)星云及星际物质(行星状星云,弥漫状星云) 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银河系(漩涡星系,由银晕,银盘,核球,银核构成,朝麒麟座方向移动)二)太阳系(宇宙年,其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地球具得天独厚优越条件) 第 2 节 宇宙因素的地理效应 一、太阳的地理效应 一)太阳 1.体积与质量 2.太阳的构造:中心核反应区(球核),辐射输能区,对流层,太阳大气(光斑黑子光球层,耀斑色球层,太阳风日珥日冕层) 3.太阳的能量(短波辐射) 4.太阳活动 二)太阳对地球地理过程的影响 1.太阳能是地球表层的基本能源(带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气候过程、生物过程产生强烈影响(11 年气候干湿变动,磁爆极光短波通讯,生物生长人类疾病) 二、月球的地理效应 一)月球简介(白道,周期,表层) 二)月球对地球地理过程的影响(潮汐) 三、其它宇宙因素的地理效应(近地小天体,宇宙线)第 3 节 地球的整体性质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质量 二、地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内部圈层 1.地核(内核,外核,古登堡界面) 2.地幔(下地慢,软流层,上地幔,莫霍界面) 3.地壳(康拉德不连续面,上部花岗硅铝层,下部玄武铝镁层) 二)大气圈层 1.对流层(低纬 17-18km,高纬 8-9km)2.平流层(臭氧层,50km)3.中间层(85km)4.热成层(暖层,250km)5.电离层(1000km)6.外逸层(散逸层) 三、地球的物理性质 一)地球的重力(万有引力分向心力和重力) 二)地磁(磁偏角,磁爆) 三)地热(放射性蜕变能,地热增温极) 四、地球的化学成分 克拉克值(地壳元素丰度):重量克拉克值(氧硅铝铁钙钠镁钾氢),原子克拉克值(氧氢硅铝钠镁钙铁钾) 五、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自转 1.性质(极移,地轴的进动,天极,黄道) 2.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变化) 3.周期(恒星日 23h56min4s,太阳日 24h,太阴日 24h52min) 4.地理效应(昼夜更替,地转偏向力,周日视运动) 二)地球公转 1.性质(恒星年 365d6h13min53.2s 回归年 365d5h48min40.08s,速度一月初近日点快七月初远日点慢) 2.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