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城市主次就业中心对周边住房价格的影响差异

城市主次就业中心对周边住房价格的影响差异_第1页
1/8
城市主次就业中心对周边住房价格的影响差异_第2页
2/8
城市主次就业中心对周边住房价格的影响差异_第3页
3/8
城市主次就业中心对周边住房价格的影响差异城市主次就业中心对周边住房价格的影响差异 内容摘要:伴随着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用地与人口迅速膨胀的同时,城市也从单就业中心逐渐进展到多个中心共存的局面。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土地和住房的价格,进而反映在城市土地和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布上。本文在一主、一次两个就业中心存在的假定下,依据微观经济学效用最大化的基本理论,推导出两就业中心连线上的一维住宅价格分布模型。之后通过对北京市朝阳CBD 和中关村核心区一主一次两个就业中心之间微观市场数据的特征价格方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中得出的结论。讨论显示,主、次就业中心对周边住房价格的提升幅度和提升范围都随时间而递减,且随着次中心进展及城市其它就业中心的陆续分散化出现,现存主次就业中心之间对住房价格作用的差别也越来越小。 关键词:主次就业中心 住房价格 效用最大化 特征价格模型 引言 快速城市化进程下大批城市掀起旧城改造和新区规划建设热潮,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不断演化的同时,不少城市已经从单中心形态进展为多中心形态。在北京,除传统的就业中心朝阳中央商务区(CBD)以外,中关村地区聚集了 14000 余家高新技术企业,2025 年末就业人口达到 106.2 万,成为北京市重要的就业中心。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25-2025)》,主城的城市中心包括以生产者服务业为主要职能的国贸中央商务区(CBD)、以高新科技产业为主要职能的中关村核心区和以体育文化产业为主要职能的奥林匹克中心区。同时,房地产业的迅速进展,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城市住房价格的变化问题,住房价格一方面关系社会的长治久安,另一方面又是影响我国市场经济健康进展的重要因素。城市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的变化,必定会影响城市的土地和住房价格,进而反映到城市土地和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布上。 根据 Mills(1967,1972)和 Muth(1969)的单中心住房价格竞租模型,住房租金随着与单中心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从而形成负的住房价格梯度,并在单中心附近区域形成住房价格的唯一峰值点。而在我国诸多城市,由于就业次中心的出现,住房价格在传统就业中心外也出现了岛状分布的峰值点(温海珍等,2025;吕萍等,2025)。本讨论旨在分析多中心城市的简化条件:城市中存在一主一次两个就业中心时住房价格的分布情况。首先通过微观经济学效用最大化的方法,推导两就业中心连线段上的一维住房价格分布模型。进而,以北京市为例,通过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城市主次就业中心对周边住房价格的影响差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