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清单模式下的工程招标造价控制实践 《建筑工程工程量 清单计价 法律规范》(GB50500-2025)(简称《计价法律规范》)的颁发实施,是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工程造价计价改革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我国遵守加入 WTO 的承诺,实现与国际惯例全面接轨的关键性一步,它开创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新局面,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进一步得到深化。 工程量清单模式与传统定额计价模式下招投标不同的是,它在适用范围、工程量确定、计价方法、风险分担、评标办法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程量清单模式更大程度的发挥了企业自主权,提高了企业的竞争性,更好地实现了风险分担责任,更有利于业主对投资的控制。但是也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明投暗定,欺上瞒下;串通与围标,以不正当手段骗取中标;实行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等等,要杜绝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就要有一定的防范措施。笔者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实践结合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招投标的特点,对工程招标阶段造价控制做了以下探究与实践。 1 重视招标文件的编制,细化招标准备工作 建设项目从工程招标开始,特别是前期工作千头万绪,如建设资金筹措到位、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各种相关手续、发布招标信息、招标文件编制、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准备、资格预审、组织现场实地踏勘及答疑等。这对招标人的各项工作提出了要求,因此前期准备工作尤为重要。重点一是做好设计图纸的深化与细化,二是招标文件的编写工作。 (1)设计图纸作为拟建工程的技术条件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依据,是工程技术质量的保证,是工程量清单准确率的保证。勘察与设计的深度和正确度,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正确性,影响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目前,一些业主急于赶工程总体进度,压缩设计阶段时间,匆忙进入项目实施阶段;一些业主过于注重设计方案效果图,以美丽与不美丽来决定设计单位,忽略施工图设计质量的论证。造成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到位、错漏缺太多、建筑与结构及水电安装等不对应。结果项目实施阶段修改频繁直接给整个工程造价控制带来很多隐患,所以设计方案评定、施工图设计的审核、深化与细化设计内容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业主即招标人和造价工程师应全面介入设计过程之中,从建筑、结构、经济三方面优化设计,保证施工图的质量,它是保证工程量清单质量的必要技术条件。 (2)招标文件编制需要十分细致全面,它是后续签订合同的依据,也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编写的要点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