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涝闸施工质量管理分析排涝闸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摘要:排涝闸既可以拦洪、挡潮、蓄水抬高上游水位,以保证上游生活用水和航道畅通;也可以泄洪、排涝。排涝闸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很广泛,多修建于河渠、水库、湖泊及滨海地区。排涝闸工程重点在于闸室施工阶段,其工程量大,工序复杂。排涝闸作为泄水和排涝建筑物,在现今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深刻关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水闸施工中应该把好质量关。 关键词:水闸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排涝闸在水利水工程中很常见,其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其施工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也影响水利工程的作用发挥。下面将对排涝闸施工技术的具体运用和质量管理作出分析。 一、排涝闸的基本构造 排涝闸一般由闸室、上游连接段和下游连接段组成。闸室是水闸的主体,包括闸门、闸墩、边墩、底板、胸墙、工作桥、交通桥等。闸门用来挡水和控制过闸流量;闸墩用以分隔闸孔和支承闸门、胸墙、工作桥、交通桥;底板是闸室的基础,用以将闸室上部结构的重量及荷载传至地基,并兼有防渗和防冲作用;工作桥和交通桥用来安装启闭设备、操作闸门和联系两岸交通。上游连接段,包括两岸的翼墙和护坡以及河床部分的铺盖,有时为保护河床免受冲刷加做防冲槽和护底。用以引导水流平顺地进入闸室,保护两岸及河床免受冲刷,确保在渗透水流作用下两岸和闸基的抗渗稳定性。下游连接段,包括防冲槽以及两岸的翼墙和护坡等。用以消除过闸水流的剩余能量,引导出闸水流的均匀扩散,调整流速分布和减缓流速,防止水流出闸后对下游的冲刷。 二、排涝闸的施工流程 对排涝闸工程进行施工,依照该工程的设计要求和工程特点,对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确定.在确保施工排水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待基础开挖结束后,优先进行消力池、上游铺盖、翼墙底板、闸底板的施工,然后再对闸室胸墙等进行施工。具体施工流程如下: (一) 排涝闸基础的开挖及处理 1、基础的开挖 在基础开挖之前,需要严格依照有关资料对施工场地进行细致测量,经工程师检验合格方能进行基础土方的开挖。开挖时需要对护坡边坡及底板预留 50cm 左右的保护层,在进行垫层的施工前,保护层需要自上而下的用人工进行修坡,以达到设计高程。在基础的开挖过程中,若遇到坚硬岩层可采纳浅孔爆破技术来处理。在基础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基坑内的积水需及时排出。 2、基础的处理 一般采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