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安居钱”的安全底线探究“安居钱”的安全底线 住房公积金是百姓的“安居钱”。国家为了管好这笔钱,设置了专门机构,制订了专门的法规。然而,仍有一双双罪恶的黑手伸向了它,而且屡屡得逞—— 截至今年 3 月底,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数已达 6032 万人,缴存总额 7887 亿元。这笔庞大的基金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然而,这些“安居钱”却并不安全,屡屡被硕鼠们贪污、挪用,它在改善百姓住房问题上发挥作用的同时,频频发生的管理漏洞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住房公积金流失触目惊心 2025 年 8 月 24 日,被称为“全国住房公积金第一案”的湖南省郴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主任李树彪被一审判处死刑。但李树彪并不是贪污、挪用住房公积金的惟一硕鼠,类似案例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时有发生。 原陕西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培训部部长马怀礼,先后与该中心原主任王道生和原副主任王长生勾结,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2800 万元。开始用于个人炒股,并从中牟取私利,造成该笔住房公积金至今无法收回。2025 年 1 月中旬,航空证券河北保定营业部总经理范建华携带委托理财的大额款项潜逃,与他同时潜逃的还有当地的几名官员。令人震惊的是,在他们带走的巨款中,绝大部分是保定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交给该公司进行委托理财的住房公积金,共计三亿元左右。江苏省有六亿多元公积金国债被抵押挪用和用于委托理财,处在高度风险中……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天文数字,目睹罪恶的触角伸向百姓的“安居钱”,人们不禁要问:庞大的住房公积金为何“黑洞”频出呢? 是谁凿穿了公积金的安全底线 国家颁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对资金设置了多重监管制度,委托贷款正常的使用流程是:贷款者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领取申请表,填写后递交中心,经中心信贷部工作人员、分管信贷的副主任及主任 3 级审批。对于虚假贷款申请,只要一经审核,就能发现破绽。那么,为什么还有人能绕过关卡屡屡得手呢? 一是住房公积金管理存在制度“盲点”。我国目前对住房公积金管理实行中心运作制,这种体制的现状不能不令人忧虑。因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既不是独立的金融企业,也不是政府机构,而是由政府设立的事业单位。这种不明不白的定位,使其既难以保障公积金所有者的权益,又不具备承担金融风险的能力。实际上,在没有法人资产和独立的经济利益约束下,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是很难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法律规范会计审计、信息披露制度和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