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镇化规划体制变革要先行推动城镇化规划体制变革要先行 中央历来重视规划,在各类文件中都强调城市进展要科学规划。然而,当前我国城市进展建设中出现的盲目扩张、低效开发、浪费土地、贪大求洋、千城一面、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问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规划导致的,相反这些问题恰恰是在各种规划的“指导”下产生,且都有相关规划作“依据”和“支撑”,这些规划对城市进展建设中出现的种种乱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很多出自著名规划师和知名规划机构的规划作为城市建设依据的“模板”和“蓝图”,也已经变质为一种新的形象工程。 一、当前规划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一)规划编制脱离进展实际 规划编制不考虑当地经济社会进展阶段和趋势、历史文化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基础和约束条件,在进展目标制定、参照标准选取、产业选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脱离当地进展实际。特别是一些规划对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一味求大,而不考虑当地人口基数和产业进展等情况,导致规划人口规模无法实现,造成按规划配置的基础设施等极大浪费。例如西部某省会城市提出规划建设 3 个新区(规划人口总计 700 万,规划用地总面积为 860 平方公里)和 5 个新城(规划人口总计 280 万,规划用地总面积为 407 平方公里),新区新城总规划建设总面积达 1267 平方公里,而 2025 年该市建成区面积仅 162 平方公里,总人口 439 万。 (二)规划过度追求标新立异 一些规划单位在规划编制中,投地方政府领导所好,以概念为噱头,试图通过吸引眼球的各种视觉效应来打动地方政府,助长了当前规划过度追求标新立异、贪大求洋、复古仿古的风气。据不完全统计,类似“国际大都市”、“森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等城市概念达 40 余种。诸如“东方日内瓦”、“东方迪拜”、“重回明朝”等口号层出不穷,盲目崇洋媚外,简单跟风造古城。例如,某市为恢复古城,政府投入数百亿元,而该市财政收入仅有六七十亿元,城市政府为此负债上百亿元。 (三)规划为形象工程提供依据 目前城市进展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形象工程问题,如新城新区、CBD(中央商务区)、生态城、楼堂馆所等,过多追求“高、新、奇”,公路公园广场过多追求“宽、大、洋”,规划为这些形象工程浪费土地、浪费资金提供了合法依据。例如山东某市规划建成由10 条机动车道、2 条非机动车道、1 条中心绿化隔离带、2 条小绿化隔离带、2 条外侧绿化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