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现在我把对新旧图集学习的理解,体会及对新旧图集不同之处说一说,仅供同志们参考。一:平法的三大特点,必须掌握和牢记 1:梁、板、墙、柱入支座锚固长度及形式,均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是:一个锚固长,就达到锚固要求了。支座的长度不同,能直锚时,最好直锚; 当不能直锚时,而改用弯锚。而平直段必须顶到外筋的里皮,再弯折,其长度最长不超 15d。不同构件不同位置,要求的锚固长及形式均不同,请牢记。2.贯穿筋,因钢筋出厂长度有规定,就出现接头问题。接头方式有三种:1.搭接 2.机接 3.焊接。第三种方式尽量不要采纳,接头的位置,梁板墙柱,均不相同,但是要遵循一个原理,那就是正负弯距最小的地方。3.关于接头面积百分率的要求一般≤50%。只有剪力墙竖向分布筋可以 100%搭接。(一二级抗震底部加强区除外)二:关于框柱的连接方法及要求 1:新旧框柱连接方法及要求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新图集的1/3Hn 加密区,改到一层楼板面上,而基础顶上加密区为1/6Hn。 1.2:墙柱新旧区别很大,大家都知道旧的从楼板起 1.2LaE 搭接长。而新的,从楼板提起 500mm,躲开受力最大的地段,开始搭接或机接,接头方法,同 KZ。三:楼板 1:旧的以轴跨为基数,新的以净跨为基数。 2:上排筋或负筋进边框梁及圈梁新旧不同,新的平直段0.35Lab,弯折 15d,旧的进支座一个 La。四:柱和墙插筋在基础主梁中锚固构造 1:旧图集:墙和柱筋底部弯钩长和锚固深度 hj 成反比,但最小不能小于 150mm,详见 04G101-3 32 页右下角表。 2:新图集,墙筋 hj>LaE(La)时,墙筋弯钩 6d,hj≤LaE(La)时弯钩 15d。详见 11G101-3 58 页 柱筋 hj>LaE(La)时,柱筋弯钩 6d≥150,hj≤LaE(La),时弯钩 15d。详见 11G101-3 59 页 3:柱筋和墙筋,在基础中,当保护层≤5d 时(含梁)柱锚固区加横向箍筋(非复合筋),而墙的钢筋在锚固区中要加横向钢筋,其直径和间距 详见 11G101-3 58、59 页。 五:关于受拉钢筋,锚固长的规定 众所周知,旧图集,非抗震锚固长 La 和抗震锚固长 LaE,分别列两个表,查表而得出锚固长。而新图集,用一个2.表而代替,为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为 Lab, LabE,非抗震锚固长 La,是基本锚固长乘以锚固长度修正系数 ξa 调整。详见 11G101-1 53 页右表而抗震锚固长 LaE 是 La 乘以 ξaE 抗震修正系数,详见11G101-1 53 页。这个表简化了计算程序,很容易被掌握。 因本人学习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