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头处理及垫层施工操作指引1. 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于灌注桩、预制桩桩头的处理,承台、地下室底板垫层的施工。2. 施工准备2.1 已完成基坑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工程,2.2 桩基施工已全部完成,而且办完桩基施工验收记录。3. 工艺流程测量放线→确定桩顶标高→桩头处理→人工清基→浇筑承台及地梁垫层→砌筑砖胎膜(模板安装施工)→砖胎膜抹灰→砖胎膜外侧土方回填及夯实→浇筑地下室底板垫层4.施工要点4.1 测量放线:根据现场已确认的控制点,放出建筑物的主轴线。并根据主轴线放灰线确定承台及地梁的开挖边线。4.2 确定桩顶标高: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每跟桩的桩顶设计标高。4.3 桩头处理:4.3.1 灌注桩桩头处理:4.3.1.1 桩头凿除可采纳风动凿岩机破除桩顶混凝土,预留 20cm 左右采纳人工凿除并整平。桩基顶面高程允许偏差±20mm。基桩混凝土强度达到 70%以上时方可进行桩头剔凿。桩头剔凿前先在设计桩顶标高以上 20—30cm 沿桩身周围人工剔凿 2-3 cm宽槽,槽深以露出桩主筋为宜。根据图纸量出主筋顶标高,在主筋顶标高处用风镐凿开漏出主筋顶,剔除主筋顶上 10cm 左右砼保护层,利用风钻延主筋顶竖直对称打 8 排孔在桩身四周利用涨签剥掉主筋外砼保护层,在设计桩顶标高 20—30cm 处一侧用风钻打 6—8 孔深度 30—35cm利用涨钎涨断桩头,利用吊车吊出桩头。4.3.1.2 接近设计桩顶标高以上 30 mm处,改为人工剔凿,以免桩身产生裂缝。剔凿时不得野蛮施工,注意对不剔凿部位桩身的保护。剔凿成活的桩头上表面必须水平,表面平整,严格控制剔除深度,但必须保证凿除至新奇、密实砼面且达到桩顶设计标高,桩顶标高处混凝土质量能符合设计要求。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4.3.1.3 桩顶疏松混凝土全部剔完,如桩顶低于设计标高时,须用同级混凝土接高,在达到桩强度的 50%以上,再将埋入承台梁内的桩顶部分剔毛、冲净。如桩顶高于设计标高时,应预先剔凿,使桩顶伸入承台梁深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桩顶伸入承台梁中的钢筋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 30d,钢筋长度不够时,应予以接长。4.3.2 预制桩桩头处理:4.3.2.1 当桩顶高于设计标高时,应采纳专用锯桩器在设计标高处截桩。截桩后安装填芯钢筋笼(6Ф18)及圆钢托板,钢筋笼深化管桩长度为 1200mm。钢筋笼应与圆钢板托板焊接并与管桩相连,箍筋为 φ8@200。浇筑填芯混凝土时,应先将管桩内泥浆清理洁净,填芯混凝土应浇灌饱满,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 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