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棘胸蛙仿生态养殖试验阶段性工作总结

棘胸蛙仿生态养殖试验阶段性工作总结_第1页
1/6
棘胸蛙仿生态养殖试验阶段性工作总结_第2页
2/6
棘胸蛙仿生态养殖试验阶段性工作总结_第3页
3/6
棘胸蛙仿生态养殖试验阶段性工作总结 棘胸蛙仿生态养殖试验阶段性工作总结 棘胸蛙仿生态养殖试验 阶段性工作总结 棘胸蛙(ranaspinosadavid),俗称石鸡、石蛙,正安本地称“石抗”。属宝贵的两栖动物,主食昆虫及其幼体,常见个体为 0.1—0.2 公斤,我们在收集种蛙的过程中发现的最大个体为 0.3 公斤。棘胸蛙是一种较大型的蛙类,体大肉多而细,味美、营养丰富。据资料介绍,棘胸蛙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葡萄糖、铁、磷及维生素 a、b 等 10 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份。《本草纲目》记载:“石蛙主治小儿痨瘦,疳疾最良,产妇尤佳。”我国人民食用石蛙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石蛙就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被称之为“食之长寿,药用化疮”的宝贵野味。 目前,国内一些单位和民间个体也在从事棘胸蛙的人工养殖,但由于人工养殖存在技术难度,都未形成规模性的养殖。为了尽快解决棘胸蛙的人工养殖技术,1998 年以来,正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就对县境内的棘胸蛙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发现境内森山密林的小溪几乎都有棘胸蛙生存,但是个体小、为数不多,很难捕捉,并有逐渐濒危的迹象。XX 年 10 月,遵义市科技局立项批准正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实施“棘胸蛙仿生态养殖试验”,正安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成立课题组,根据棘胸蛙的生态习性开展了棘胸蛙生物学特性调查、引种驯化和人工繁殖等一系列工作。 一、基础建设 XX 年到 XX 年,我们陆续修建了种蛙池一口 130 平方米,产卵池 19 口共 48平方米,蝌蚪池一口 30 平方米,幼蛙池两口 80 平方米,商品池两口 1200 平方米。日本大平二号蚯蚓养殖面积 30 平方米,黄粉虫饲养箱 20 箱(每箱约装黄粉虫 5 公斤)。 二、棘胸蛙分类地位及生物学特性 1、分类地位:棘胸蛙,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参差亚型目,蛙科,蛙属,是我县名贵水产品(目前仅为野生)。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有清热解毒、滋补强身的功效,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均非一般。 2、形态特征:棘胸蛙体背为土棕色,头扁而宽,略呈三角形,前端较尖。头部的前端有宽大的口,口由上下颌组成。前上方中央两侧有一对外鼻孔。头部两侧上方有一对眼睛,向外突出,有不活动的上眼睑和活动的下眼睑以及瞬膜保护。棘胸蛙的眼球对运动中的物体感觉十分敏锐,取食时捕捉活动十分准确。雄蛙有声囊发出鸣叫声,雌蛙无声囊不会鸣叫。雄蛙胸部分散着许多黑刺,其基部有肉质疣状突起,故名“棘胸蛙”,雌蛙胸腹面光滑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棘胸蛙仿生态养殖试验阶段性工作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