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深层曝气井施工技术 深井曝气也称“超深水曝气”、“超深层曝气”,最早是由英国在70 年代所开发的一项新技术,以往,国外由于钻井技术较发达,一度曾利用废井将生产污水注入地下进行处置。后来由于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深井注入法逐渐被淘汰,进而改为在深井基础上,把井壁和井底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作为井衬加以密封,使污水不会渗出造成“二次污染”,从而有效地利用深井的巨大深度,进行超深水曝气,即为“深井曝气”。1975 年 4 月,英国有限帝国化学公司(I.C.I)发表了深井曝气工艺的使用效果论文:当时的钻井直径为 0.4m,井深 135m,处理能力 363m3/d,停留时间 1.2h,MLSS 为 2~6g/L,出水 BOD5 为15mg/L,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当时该公司认为,此法是污水处理近几十年来的最大革新,具有投资省,占地面积少,运行稳定,费用低,无恶臭等特点,且该法对氧的利用率可比常规曝气法高 10倍。自从 I.C.I 公司发表论文后,引起了北美、欧洲、南非及日本各国的极大兴趣,它们相继引进和推广应用该技术,迄今为止作了许多改进,并建成了许多生产性装置。我国的污水处理工作者为了进展本国的水处理技术,也进行了深井曝气法处理工艺的讨论,国内讨论院所及大专院校从 1978 年起进行了深井工艺的开发,并在自我讨论的基础上,吸取国外的新成果,推出了多种形式的深井装置,目前在国内,深井曝气工艺在制药、化工领域等排放的不易系生化降解的废水及食品、啤酒业等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得到了较为成功的应用。国内为推广这一技术还成立了专门设计院、制造这种装置的深井曝气设备厂、工程施工公司,我们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讨论院也专门成立了上海广联建设进展有限公司,从事环保深井的施工。“深井曝气”其机理是以地下深竖井构筑物作为曝气装置的高效活性污泥工艺,深井直径一般为 0.5~6m,深度为 50~100m。深井在纵向分隔为两部份----上升管(内管)和下降管(外槽)。废水进入深井后,随原污水和回流污泥的混合液在下降管和上升管内反循环流动,并在此过程中得到净化。及效果与充氧能力、井内混合液的循环时采纳的动力、氧利用率、曝气时间和有机物负荷、MLSS、空隙率、回流污泥比、脱气池容积、二沉池固体负荷及停留时间均有关,深层曝气井槽的结构一般如右图。随着我国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严,环保事业也得到较快的进展,相应的,也带动了“深层曝气”法污水处理的进展。近年来,我公司相继完成了常州制药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