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对策探讨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对策探讨 【摘要】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对科技园区讨论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创新型园区建设必须形成高新区的创新要素空间集聚与协同效应。同时,提出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和创新试点单位建设等政策建议,以期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提供指导。 【关键词】 创新型 科技园区 创新高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进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家高新区的重要进展导向,是落实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实践和探究。 目前,河南省已经建成郑州、洛阳、安阳、南阳四个国家级高新区,七个省级高新区,虽然高新技术产业在科技园区内呈现一定程度的空间集聚,但与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由此,梳理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文献,挖掘影响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加速创新型园区建设,对河南创新型园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对科技园区的相关讨论现状及进展趋势 1、国外对科技园区的相关讨论及进展 随着全球科技园区的蓬勃兴起,产业集聚的理论讨论集中在探讨生产的空间组织形式,形成了以安?马库森(Ann Markusen)、亚伦?斯考特(Allen J. Scott)为代表的新产业区理论。西方学者认为,新产业区的主要标志是本地企业内部形成的企业网络和表现出的根植性特征。Leonardo Becchetti(2000)认为根植性有利于推动“供应商―制造商―客商”在地理空间上接近,减少交易费用。Isaksen(2001)把劳动分工、集聚经济和交易成本联系起来,强调在“柔性集聚”空间内产业链的垂直分离。随着讨论的深化,讨论方式逐步由经验观察向法律规范化讨论进展。Stephen Tallman,Mark Jenkins,Nick Henry and Steven Pinch(2025)提出增长产业区知识存量和知识流动,可提升新产业区科技竞争力。Antonio Guarino and Piero Tedeschi(2025)指出新产业区内的知识溢出和劳动力迁移是经济进展的源泉。Manuel Portugal Ferreira and Fernando A. Ribeiro Serra(2025)探讨了合作公司间的知识流动和动态社会网络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2、国内对科技园区的讨论述评 首先,对高新区科技创新的相关讨论。张范洲(2025)分析了科技园区技术创新优势与发生机理。易军(2025)提出加强科技创新是创新型高新区建设的首要任务。马颂德(2025)指出提高园区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