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砂地层旋挖钻成桩综合施工技术讨论流砂地层旋挖钻成桩综合施工技术讨论 摘要:旋挖钻机作为基础工程机械中的新型机种,经过几年的推广应用,目前已被大量应用于公路及铁路、桥梁、水利工程、城市建筑工程等桩基工程之中。由于其高效、节能、低噪声、低污染、地层适应性较广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的青睐。但由于旋挖钻施工操作机械自重大、钻进扰动大等原因,使挖钻穿越大厚度流沙层施工存在较大难度,易出现塌孔、缩颈等事故。本文通过对石武客专骡驻河特大桥桥梁钻孔桩的实践,总结旋挖施工工艺通过流沙层施 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流砂地层;旋挖钻成桩;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 言 骡驻河特大桥 DK898+065.725~DK911+873.505 段桥梁工程,其基础桩基穿越砂层,从设计资料及现场核查情况来看,砂层组成有粉砂层、细砂层、中砂层、粗砂层及砾砂层,原始堆积状态从稍密至中密再至密实均有分布。砂层层厚一般为 2~10m,大致呈水平状与其他围岩分层布置,个别呈透镜状夹层。在钻孔桩长度范围内分部具有一定规律性,在地表下 20~26m 范围内常见中密或稍密的细砂层和中砂层,随深度增加,含砂层砂石粒径逐渐增大,出现由细砂向砾砂的逐渐转变。局部地段砂层埋深较浅,约 5~10m,个别可见于地表。 该段桥梁桩基长度大部分为 40~45m,桩长范围内均为软弱地层,为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主要选用旋挖钻机进行施工。 1 流砂层成孔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流砂地层旋挖钻成桩主要困难集中在流砂层成孔困难,为此,首先分析流砂层中成孔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从力学方面分析影响流砂层稳定的各要素,制定应对措施;二是将旋挖钻成孔与其他成孔工艺比较,如冲击钻、循环钻,分析旋挖钻工艺的特别点,以便针对性实行措施。 1.1 钻孔状态下流砂层稳定性力学分析 钻孔到达流砂层时,影响流砂层稳定的各外力主要有以下几个:地层压力 F、流砂层自身重力 G、孔内液体水头压力 N 和孔内液体冲刷力 f。具体受力图见图 1:流砂层稳定性受力分析示意图。 通过分析可知,图中地层压力 F 为通过上层地层传递,在地质条件确定的情况下,仅与层上附加荷载量有关,即地表附加荷载越大越容易造成失稳。 流砂层自身重力产生的分力 Gf 与流砂层致密度、颗粒大小、自然堆积角等相关,该因素受工艺影响作用小。 水头压力 N 为孔内护壁泥浆产生的压力,从外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