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朱元璋重典治吏对我国廉政建设的意义浅析朱元璋重典治吏对我国廉政建设的意义 摘 要:明初重典治吏对于遏制贪污腐化的蔓延、清明吏治,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推动了明初社会的进步。但同时,明初重典治吏也一定程度压抑了官员从政的积极性,压制了社会活力。 关键词:朱元璋;重典治吏;明代;反腐败 一、明初重典治吏的原因、背景 1、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 明初,由于多年的战火,至明政权建立时,基本上是经济破败,百废待兴。为了迅速的治疗战争创伤,恢复社会秩序,朱元璋决心建立一个强大的集权国家。而当时的许多官员对朝廷的旨意拖延敷衍,甚至阳奉阴违,因此朱元璋希望通过重典治吏来树立朝廷和皇权的权威,从而通过中央权利的高度集中化来顺利的推行政府机构改革,对各级官吏进行控制,用以稳固其专制统治。鉴于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朱元璋推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将权力集于一身,如严格限制宦官、外戚的活动范围,为了禁止太监干预朝政,在宫门前立下了铁碑,规定宦官干预朝政者死,通过对功臣的清洗,消灭潜在威胁,在胡惟庸案后取消中书省,撤销了已有千年历史的丞相一职,使得中国封建王朝唯一能制衡皇权的相权最终画上了句号。至此,朱元璋成了真正独揽一切政事的独裁者,建立了前所未有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体制。 2、明初吏治腐败的需要 元末长期形成的官场积弊,并未因改朝换代而立即荡涤无余,有资料说明当时的官吏非常腐败。“官贪吏污,…不知廉耻之为何物,其问人讨钱,各有名目:所属始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撒花钱;逢节,曰追节钱;生辰,曰生日钱;管事而索,曰常例钱;送迎,曰人情钱;勾追,曰买发钱;论诉,曰公事钱;觅得钱多,曰得失;除得州美,曰好地分;捕得职近,曰好巢窟;漫不知忠君爱民之为何事也。”而诸如贪污等腐败现象,欺隐田地绢粮,躲避各种差役,比比皆是。作为一代新王朝,朱元璋充分吸取了宋元两朝对官吏过分宽纵,而导致官场腐败,奸吏执法,政治昏暗的深刻教训,故对官吏贪赃腐败深恶痛绝。因此,朱元璋毅然抛弃了赵匡胤以来统治者采纳的“大度宽容”的治吏方针,而实行用酷法重绳群臣百官,整饬吏治,使得明初吏风较为清廉。从这一点来看,朱元璋对吏治的整肃还是比较成功的。 3、朱元璋个人性格的作用 重典治吏与朱元璋的个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朱元璋的出生、经历及个人性格,对明初重典治吏政策的出台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也使得明初的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