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 【摘 要】本文从健全会计法制建设,实施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加强会计监督机制,加大国家监管力度、健全以注册会计师为核心的社会监管体制、强化单位内部监督制度,提高会计人员本身道德修养与业务水平等方面,论述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是会计诚信的根本保障,只有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准和过硬业务水平,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进展。 【关键词】财务信息;会计法制建设;会计监督;会计人员素养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走向全球一体化,我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由于经济的快速进展,会计工作越来越渗透到社会的许多领域,同时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会计信息作为重要的公共信息产品,其质量的优劣与生产者的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财会人员除了要具备相应的业务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但是,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造假等会计违法行为的存在,沉重打击了广阔投资者的信心,严重的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的顺利运行,而且由于各单位无法向财政和主管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造成国家对各项事业宏观管理的偏差与失误,统一领导弱化。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法律规范财务行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一、要健全会计法制建设,实施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礼仪之邦”。我国自古以来将诚信作为社会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我们应该保持诚实、有信用的优良品质,而不是因一点个人或小集体的利益,就将这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给忘掉。假如全社会都将诚信放在首位,那么会计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自然会影响到会计人员做人处世的原则,因此促进和监督会计职业道德的法律规范需要社会公众总体道德水准的提高和各行业诚信建设的加强。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氛围还需要法律、制度来支撑,同时法律、制度又靠道德来维护,两者相辅相承,不可分割。我国现在会计法律体系是以新《会计法》为主体,并结合相关的行政法规及各行业的会计制度,在保证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实施会计监督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等方面都有相关的规定,使我国会计工作基本走上法制轨道,对法律规范会计行为,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新《会计法》仍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如:《会计法》中对于提供虚假会计报告的有关责任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但没有可操作性,遇到实际问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