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现场吊篮作业的危险源辨识与安全对策摘要:吊篮 不安全因素 预防措施近年来,电动吊篮以其结构紧凑、拆装方便、使用灵活等特点在施工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既可用于建筑外墙抹灰、贴面砖、安装幕墙、涂料、清洗、维修,又可用于桥梁、大坝等构筑物的维修、清洗。如何保证吊篮在使用中的安全,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笔者根据近年来现场管理的经验,结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浅谈一下吊篮在现场管理中应着重控制的几个环节,不当之处恳请各位同事批判指正。根据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分类标准》的分类方法,结合吊篮在现场使用的特点,吊篮在施工中容易发生的损害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损害、触电、火灾。下面笔者就从造成这几方面事故的根源,简单谈论一下预防的对策。一、高处坠落不安全因素:1、安全带。作业人员在吊篮上作业不佩戴安全带、不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带以及安全带没有根据要求挂在安全绳上。2、安全绳。吊篮没有根据要求设置安全绳、安全绳的强度不满足要求、安全绳在外墙等直角部位没有“护角”。3、钢丝绳。吊篮在选用钢丝绳时绳径偏小,在使用中磨损严重没有及时报废、电焊火花损伤等。4、安全锁。安全锁在使用前没有进行检测,或者安全锁不灵敏、失效、锁绳角度不满足要求。5、绳卡。固定钢丝绳用的绳卡数量不够、规格不符、方向错误、间距不符合要求。6、限位及行程限位挡板。吊篮没有安装超高限位、限位失灵,以及吊篮悬挑梁前方没有安装行程限位挡板。7、配重。吊篮的配重不满足重量要求,配重块被挪动等。8、螺栓。吊篮悬挑梁、底座、吊篮平台在拼装时螺栓的强度不够、数量不足、固定不牢固。9、悬挂机构。吊篮的前后支臂(尤其是前支臂)无可靠支撑点,前梁的伸出长度超出法律规范要求。10、人员违章。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吊篮内嬉笑打闹,以及从楼层、空中攀沿窗户进出吊篮。11、天气。六级以上大风(风速超过 10.8m/m 时)、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使用吊篮从事室外作业。12、运动物危害。反铲等挖掘机械在吊篮的线坠、钢丝绳旁边施工时(尤其时进入室外管沟的施工阶段),挖掘机械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机械勾拉住钢丝绳,极易造成吊篮倾翻。预防措施:1、对作业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增强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吊篮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上岗,吊篮必须由专人根据操作规程谨慎操作。施工人员必须在地面进出吊篮,严禁在空中进出吊篮。2、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根据要求正确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