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珠海市“改造城中旧村建设文明社区”浅谈珠海市“改造城中旧村建设文明社区” 摘要:本文阐述了珠海市“改造城中旧村建设文明社区”的背景,“城中旧村”概念、特征、成因,对城市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珠海市 改造城中旧村 特征 成因 影响 问题 建议 一、珠海市改造城中旧村建设文明社区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进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珠海市虽拥有“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幸福之城”等殊荣,但其“城中旧村”现象比较严峻,26 个旧村像城市肿瘤散落在城区内。在这里,脏、乱、差汇聚,黄、赌、毒蔓延,村内众多的出租屋凌乱布置,绿化水平低、市政及消防配套差、治安问题泛滥,严重影响城市形象,阻碍了城市的进展。 2000 年 4 月,珠江三角洲降暴雨,珠海、深圳、台山日雨量均超过当地 1 日最大降雨量的历史记录,珠海市 14 日日雨量634.4mm,重现期达 300 年。前山新涌村和南屏广生村遭受暴雨侵袭,水浸深度平均超过 1 米,同时,暴雨使珠海市三分之二的城中旧村、1.8 万多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1.4 亿元。 暴雨过后,珠海市政府痛下决心:改造城中旧村,建设文明社区。为了更好地做好城中旧村改造工作,珠海市成立了“珠海市香洲区改造城中旧村建设文明社区领导小组”,并于 2000 年 6 月印发配套实施办法,争取三年内全面完成香洲区 26 个城中旧村改建工作,把落后的城中旧村改建成为居住环境优美、市政公用配套齐全的现代化文明社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质量。 二、“城中旧村”的概念 所谓“城中旧村”,是指在城市高速进展的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全部被征用,村民由农民身份转变为居民身份后,仍居住在由原村改造而演变成的居民区,或是指在农村村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土地大部分被征用,滞后于时代进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的农民仍在原村居住而形成的村落,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 三、珠海“城中旧村”的特征 1)分布范围广; 2)涉及城市用地与居住人口数量大; 3)人口构成复杂; 4)产业畸形,管理松弛,治安问题突出; 5)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严重。 四、珠海“城中旧村”产生的原因 1、是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进展的结果。城市的快速进展,需要通过征收周边农村的耕地获得扩展的空间。耕地被征收了,当地的农民,却仍然留在原居住地,并且保有一部分供他们建房居住的宅基地。 2、历史上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