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浅谈生态建筑中的自然通风 摘 要:本文介绍了生态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作用原理,热压和风压对自然通风的影响。分析了建筑结构对自然通风的影响,指出了在实际应用自然通风应该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自然通风;热压;风压;生态建筑 中图分类号:S891 文献标识码: A 生态建筑无疑是解决经济进展与环境污染矛盾的有效方法,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而自然通风就是在生态建筑中广泛关注的一种技术。风是人类生存空间中的生态因子,它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污染,提高了室内空气品质和舒适感觉,为居住者和使用者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与工作空间。讨论者调查发现,人们对室外的自然风有着更好的接受性。调查结果显示,尽管许多家庭配有完善的空调装置,但大部分人都喜爱打开窗户,依靠自然通风来保持室内空气环境,只有当自然通风无法满足要求时,才会使用空调设备。在炎热地区的建筑中,自然通风降低室温,驱除异味,保持房间空气新奇,是实现生态建筑的重要手段。 1 自然通风的机理 通常意义上的自然通风指的是通过有目的的开口,产生空气流动。这种流动直接受建筑外表面的压力分布和不同开口特点的影响。压力分布是动力,而各开口的特点则决定了流动阻力。就自然通风而言,建筑物内空气运动主要有两个原因:风压以及室内外空气密度差。这两种因素可以单独起作用,也可以共同起作用。 1.1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风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的压力差。假如风在通道上遇到了障碍物,如树和建筑物,就会产生能量的转换。动压力转变为静压力,于是迎风面上产生正压(约为风速动压力的 015 -018 倍),而背风面上产生负压(约为风速动压力的 013 -014 倍)。由于经过建筑物而出现的压力差促使空气从迎风面的窗缝和其他空隙流入室内,而室内空气则从背风面孔口排出,就形成了全面换气的风压自然通风。某一建筑物周围风压与该建筑的几何形状、建筑相对于风向的方位、风速和建筑周围的自然地形有关。 1.2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热压是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差引起的,这就是所谓的"烟囱效应"。由于温度差的存在,室内外密度差产生,沿着建筑物墙面的垂直方向出现压力梯度。假如室内温度高于室外,建筑物的上部分将会有较高的压力,而下部存在较低的压力。当这些位置存在孔口时,空气通过较低的开口进入,从上部流出。假如,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气流方向相反。热压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开口处的高度差 H 和室内外的空气密度差。而在实际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