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海地下水勘查成因分析浅谈青海地下水勘查成因分析 摘 要:经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多年的精心勘查,格尔木、德令哈山前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并已基本查明埋藏着干旱―半干旱内陆盆地罕见的、调蓄能力极强的巨型地下水库。本文就勘测到的丰富地下水的成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地下水勘查;地下水成因;水系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概述 经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历时多年的精心勘查,格尔木、德令哈山前冲洪积平原地下水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并已基本查明埋藏着干旱―半干旱内陆盆地罕见的、调蓄能力极强的巨型地下水库。勘查显示,格尔木、德令哈允许开采总量分别可达到 3.65 亿立方米/年(100 万立方米/天)、1 亿立方米/年(30 万立方米/天)。 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紧缺问题十分突出。在此次发现巨型地下水库之前,盆地实有水资源51.96 亿立方米,仅为全省平均水资源占有量的 23%。青海省海西州全州水利工程可供水能力为 8.2 亿立方米,总需水量为 10.59 亿立方米,年总缺水 2.39 亿立方米,随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进展,估计年用水缺口将增至 3 亿立方米。为何会勘察到如此丰富的地下水系呢?与下面的因素密不可分。 2.地下水勘查成因分析 青海省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水系发育,河流众多,大小湖泊星罗棋布,高山峰顶冰雪覆盖。省境内,有穿越高原、峡谷奔腾东流的黄河、长江,有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泊??青海湖,有湖群密布的神奇无人区??可可西里盆地,有开发历史悠久、人烟稠密的“河湟谷地”等。 丰富的地下水与下列因素有密切关系。 2.1 地表水系的影响 青海境内集水面积在 5OO 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271 条,河流总长约 2.8 公里。受降水和地形地质条件的制约,省内河流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多雨的东南部和东北部水系发育,河网密集;干旱少雨的西北部诸内陆盆地,则河流稀疏,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甚至出现大面积的无径流区。 按河川径流的循环形成,省内河流可分为内、外流两大区域。以乌兰乌拉山-布尔汗布达山-日月山-大通山-线为分水岭,此线以南为外流区,占全省总面积的 48.2%,分属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三大流域;此线以北为内流区,占全省总面积的 51.8%,分属可可西里盆地、柴达木盆地、茶卡-沙珠玉盆地、哈拉湖盆地、青海湖盆地和祁连山地等六大内陆水系。 2 冰川水系的影响 青海境内的祁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