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液氯储罐防腐事故总结p

液氯储罐防腐事故总结p_第1页
1/4
液氯储罐防腐事故总结p_第2页
2/4
液氯储罐防腐事故总结p_第3页
3/4
某液氯储罐防腐事故总结一、液氯贮罐进水严重腐蚀 现 象:某农药厂液氯贮罐为钢制,直径 2m,壁厚 10mm,因尚未正常使用,平日罐内充满干燥氯气。在一次停车检修设备时,因用水冲洗管线,误将水送入贮罐内,液面达卧罐高的五分之四,未及发现就开车,短时间因腐蚀罐壁穿孔,氯气逸出方发现。腐蚀发生在水线部位,呈一圈凹槽,局部穿孔。 原因分析:电解氯气经降温干燥后,水分含量降至 0.02%以下,干燥的氯气对钢材腐蚀缓慢,从而可用钢管输送,液氯可贮存在钢制容器中长期使用。当贮罐存水后,氯气可溶解在水中,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式如下: Cl2+H2O→HCl+HClO ① 常温下,反应向右进行,生成的次氯酸可进一步向右进行,生成的次氯酸可进一步分解出盐酸与初生态氧。 HClO→HCl+[O] ② 由反应式可知,氯气在水中可分解生成强氧化性电解质溶液,可用以下总式表示: Cl2+H2O→2H++2Cl-+[O] ③ 氢离子和初生态氧都可能在钢表面电位较正的阴极区放电,而在电位较负的阳极区,铁原子失去电子呈离子进入到溶液。由于氯离子不断溶解到水中,可使反应连续进入下去,形成电化学腐蚀过程,可用以下反应式表示: 阳极反应 铁原子电离:Fe→Fe2++2e 阴极反应 氧原子放电:[O]+2H++2e→H2O 或氢原子放电:2H++2e→2[H] 氢氧原子结合:2[H]+[O]→H2O 阳极区铁原子失去电子进入溶液中同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亚铁,由于氯化亚铁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能很快扩散离开阳极区,不会造成浓差极化,从而阳极过程受不到阻碍。阴极区氢离子或氧原子放电都生成中性水,有助于氢离子或氧原子向阴极区移动,从而使阴极过程更迅速进行。在这一电化学腐蚀过程中,由于阴极过程和阳极过程都顺利进行,那么影响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反应①式,即氯气分子自气相进入水溶液的速度控制反应速度。因氯气溶解度约为 0.5%,比氯化氢溶解度小数百倍。界面处氯分子一旦在水中反应,生成的氢离子、氧原子立即在钢壁阳极区放电,铁呈离子溶解。而氯气同水分解后生成的氢离子和氧原子运动到罐底的速度要慢的多,使界面以下部位产生均匀腐蚀。这样,界面处的腐蚀较其它部位为快,从而形成腐蚀凹凸槽,以至穿孔。二、 中压煤气管线爆炸事故 现 象:某化肥厂变换至水洗塔煤气管线直径 420mm,压力 2.7MPa,因设计时未考虑管壁腐蚀裕量,造成因腐蚀失强而爆炸的事故。爆炸部位为三通焊缝处,爆炸后检查壁厚仅为 3mm。 原因分析:按强度计算考虑腐蚀裕量应使用壁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液氯储罐防腐事故总结p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