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淤泥土质下的地基基础开挖技术(江苏省************公司 南京 210039)[摘要]: 近年来, 随着我国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很多工程建设在基底为软弱的土层的地区。本文就淤泥土质下的挖土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后续工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关键词] : 淤泥土质; 挖土; 施工技术本文以工程实例方式讨论在淤泥土质条件下的地基基础土方开挖施工技术。1 工程概况1.1 地质条件拟建场地位于临海工业区,该地区多为晒盐场,经多年海水浸泡,故地下淤泥层较厚,缺乏承载力,是典型的软土基土层。不论是采纳人工或者是机械施工都存在着很大困难。经勘测,现场基土层表层 1.8m 左右为填土及可塑的粘土,大致在埋深 1.8~11.7m 为海积相淤泥,其下为性质较好的硬塑粘性土。1.2 水文条件场地地下水类型为赋存于浅部土层中的潜水、赋存于深部砂土层中的承压水及基岩裂隙水。深部砂土层中的承压水水位低于潜水水位,对工程影响较大的为赋存于浅部土层中的潜水。场地地势低平,浅部潜水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控于大气降水与蒸发,地下水水位较高,常年接近地表。由于场地地势低平、地下水水位较高且土层渗透系数较小,地下水的径流与排泄缓慢,地下水活动不显著。本次勘察测得潜水稳定地下水位埋深 1.20~2.12m,地下水位 1.32~2.33m。由于场地地下水活动不显著,场地地下水水位变幅一般在 1m 以内。最高地下水位近地表。承压水稳定水位较低,对本次工程影响较小。2 基坑排水措施现场总的排水方向根据自西向东、从北向南的方向组织,通过地面找坡并结合硬化道路旁的排水明沟将地表雨水和施工污水引至集水井,并经三级沉淀,最后通过潜水泵排入现场东侧的河流及南侧市政雨水井。2.1 基坑坡顶截水坡顶及标高-0.3m、2.5m 平台处设置地表水截水沟,坡顶截水系统采纳砌块砌筑 200mm 高的挡墙,外侧抹水泥砂浆,挡墙外侧做 300×400mm 的截水沟,形成环路并与现场排水系统相通,以排泄地面雨水,防止雨水及地表水进入基坑内;-0.3m、2.5m 平台处做 200×300mm 截水沟,同样形成环路并与现场排水系统相通。2.2 基坑内明排水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上部土层渗透系数较小,估计基坑内积水可采纳排水沟加集水井汇合,基坑内积水并抽排出基坑外。拟采纳在基坑坡脚 0.5m 处设置 300×400mm、坡度为 1‰~2‰的排水明沟一圈,沟底低于垫层面 300mm~400mm,沟内用级配碎石填实。基坑转角处及每隔 30~40m 设集水井,其平面尺寸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