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细菌性角斑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控甜瓜细菌性角斑病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控 蔡甸区是武汉市厚皮甜瓜的主要产区,以早春大棚保护地种植为主,秋季大棚也有少量种植,主要种植厚皮甜瓜品种伊丽莎白、银蜜、久脆美、四季银红,厚薄皮甜瓜极品黄玉等。伊丽莎白、极品黄玉均为嫁接苗,由专业化育苗工厂生产,而银蜜、久脆美、四季银红等为农户自己培育的自根苗。近几年来随着银蜜、久脆美、四季银红等白皮脆肉型品种在市场热销,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甜瓜细菌性角斑病发生越来越严重,2025 年偏重发生,2025-2025年连续 2 年大发生,部分田块损失严重,少数田块甚至绝收,给农户带来毁灭性的损失。 1 为害症状特点及识别 细菌性角斑病为甜瓜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病原为丁香假单胞杆菌甜瓜角斑病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 pv. lachrymans (Smith et Bryan) Young,Dye & Wilkie]。病菌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病菌借风雨、昆虫和农事操作进行传播,从寄主的气孔、水孔和伤口侵入。病菌可在种子内存活 1~2 年,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可存活 4~6 个月。在甜瓜上主要为害叶片、茎蔓,也能为害卷须和果实,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为害。幼苗染病,在子叶上产生水渍状圆形或近圆形凹陷斑点,后期变淡褐色,逐渐干枯。真叶染病初生多个针头大小的水渍状凹陷小斑点,病斑多沿叶脉进展,后逐渐扩大呈淡黄色或灰白色,伴有黄色晕圈,受叶脉限制,病斑形状不规则,病部变薄,易脆裂穿孔。湿度大时病部有白色或淡黄色菌脓溢出,干燥后在病部形成灰白痕。严重田块远看叶片上像一片鸟粪,农民戏称为“鸟粪病”。 甜瓜细菌性角斑病在田间容易与霜霉病混淆,区分两病是防治的关键。将病斑对光透视,霜霉病无透光感,角斑病有透光感;湿度大时,霜霉病叶背病斑处有灰黑色霉状物,而角斑病则有白色菌脓溢出;霜霉病病叶一般不穿孔,而角斑病病叶易穿孔。霜霉病病斑受叶脉限制大多呈多角形,角斑病多呈不规则形状。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角斑病主要为害叶、茎秆、果实。 2 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2.1 发生特点 一是发病越来越早。甜瓜第一片真叶刚出现,也就是播种后 10~15 天,在苗床上见病。常年发病时间一般在移栽前 10~15 天,发病早 20 天以上。二是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冬春季苗床一般病株率10%~15%,严重时超过 30%;大田严重田块超过 50%;春秋连作部分田块甚至绝收。三是交叉感染严重。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