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发酵行业未来进展 5 大重点“十二五”以来,我国生物发酵行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企业的兼并重组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高效、绿色、低碳等可持续特征已经逐步显现,并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错综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变化格局下,我国生物发酵产业仍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原料、人力、环保等成本上升,核心技术水平与国外具有较大差距等影响产业进展的重大问题。寻求生物发酵行业新突破“以大宗发酵产品为例,成本和利润是一条渐进线,成本不断升高,利润不断降低,将来就成一条线了。怎么办?必须延长产业链,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石维忱一语道出了我国生物发酵工业转型的关键。生物发酵产业在生物制造产业所占比重大约 80%以上。和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一样,生物制造亦是生物产业的重点领域。同时,生物发酵产品已广泛渗透到纺织、造纸等多个行业。相较于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重点产业,发酵工业低调得多,尽管该行业的进展是显而易见的:2025 年,我国生物发酵产业产品产量达到 2055 万吨,产值为 2500 亿元。而在 2025年,两者数据分别为 800 万吨、400 亿元。产品种类也从此前三大类 50 多种进展到现在七大类 300 多种。同时,石维忱理事长也客观务实地分享他对行业进展问题的思考:延长产业链、生产高附加值产品需要生物发酵行业在应用讨论、内需拉动、新菌株筛选等方面实现突破。生物发酵行业五大进展重点第一,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制造技术。讨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提高产品特别性能的讨论,通过生物转化、生物催化等方法生产高附加值产品,重点开发菌种选育、发酵工艺、分离提取纯化的关键技术和设备。第二,要推动产业转移和企业重组。以市场为导向,引导行业立足资源优势,通过生物发酵原料基地拓展、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延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进展,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第三,还要推动实施产品应用链体系联动工程,加强产品应用领域深度开发;推动清洁生产,加强产业环保治理。重点讨论内容包括:新型发酵资源的开发与高效利用、发酵废弃物高值化综合利用、发酵废水资源化处理、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在发酵行业绿色生物制造中的综合应用。第四,还需强化标准和知识产权体系建设。以及通过联合金融资本方和金融服务公司共同构建具有特色的中国发酵行业金融服务平台;构建生物发酵产品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