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分析畜禽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分析 摘要:畜牧业是国家的重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由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有了迅速的进展。为了搞好畜禽疾病的防治,保障畜牧业的迅速进展,畜禽疾病是影响畜牧业健康进展的主要因素,畜禽的寄生虫病寄生于畜禽的各种病原性寄生虫及其引发的疾病,由于寄生虫常以一种极为隐蔽的方式对畜禽进行慢性消耗,因此畜禽寄生虫病的防治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畜禽寄生虫病的防治更为重要。本文对畜禽寄生虫病的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关健词:畜禽寄生虫病防治 一、要完善防治制度。 养殖户要尽量了解当地畜禽寄生虫的流行情况和流行病学,再根据饲养畜禽种类和主要寄生虫有的放矢制定防治制度,定防治办法。 二、要适时驱虫。 由于寄生虫个体小、散布广,在自然界很难扑灭,也不便于操作,因而,要对畜禽身体内外进行积极驱虫,但要注意驱虫后畜禽排泄物的科学处理,否则会污染环境,事倍功半。 1、畜禽用药后一定时间内要在专门的圈舍内饲养,直到将病原微生物全部排出为止。 2、驱虫后畜禽粪便应集中无害化处理(多用生物热发酵法),粪便确定无病原微生物后再用于施肥。 3、对舍饲养殖的畜禽最好每季进行一次驱虫,对放牧的牲畜可在春秋季节各驱虫一次。 4、选择合适的驱虫药品,根据寄生虫的种类有针对性用药,保证效果。 5、按说明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驱虫,严格药品来源、用药方法、剂量标准、驱虫次数和注意事项。 6、驱虫后保持饮水、喂料设施和栏杆等的清洁卫生,严禁排泄物污染饲料和饮用水。 三、要及时阻断传播途径。 1、改变饲养方法 家畜改放牧饲养为屋舍饲养后,可预防囊虫病、绦虫病及吸虫病等症状,家禽改放养为宠养后,能有效预防蛔虫病、线虫病等病害。 2、杀灭和处理中间宿主 有些寄生虫一定要有中间宿主,并在中间宿主体内完成一定的发育阶段,方能感染家畜,因此,消灭和处理好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就能制止其发育,切断感染的途径,起到除虫和预防感染的作用。如羊莫尼茨绦虫和马裸头绦虫的中间宿主是地螨,地螨畏强光,怕干燥;潮湿和草深密地带数量多,黎明、傍晚时活跃。根据它们这些习性实行相应的避螨措施就可以减少绦虫病的感染。 3、加强动物检疫工作,严格处理患病器官 有些寄生虫病是由患病器官感染传播的。例如,囊虫病、旋毛虫病等,应通过肉品检验,对染病器官及肉尸进行销毁或者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