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量测在地铁深基坑施工中的实例应用监控量测在地铁深基坑施工中的实例应用 摘要:在进行城市轨道工程深基坑施工时,需要对深基坑本身以及深基坑周围的已有建筑物进行监测,以保证深基坑和已有建筑物的安全。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深基坑需要监测的内容以及具体的监测工艺。 关键词:监测、分析、实际 中图分类号: U213 文献标识码: A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施工中很难单纯依靠理论进行风险预测,为此及时了解施工过程中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状态,并及时反馈到设计以及施工中去,在理论预测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工程监测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别针对于位于城市繁华地段的工程,必须在施工期间制定和实施周密的监测计划。本文结合一个具体的深基坑施工监测实例,探讨了深基坑变形监测的工艺、措施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深基坑概况 合肥站 1、3 号线车站位于胜利路与站前路交叉口下方,下方为既有人防工事,车站施工时需要破除,两者在交叉口处形成“十”字换乘且同期施工,周边多为繁华的商业街。1 号线合肥站为一岛两侧站台车站,基坑深度为 13.5 至 20m,基底标高 8.247m 至10.388m,有效站台中心处覆土厚约为 3.42m,采纳明挖法施工,支护结构采纳桩+内支撑相结合的方式。3 号线合肥站为 14m 岛式车站,地下三层双柱三跨结构,基坑深度约为 26m,基底标高约为3.661m,支护结构采纳桩+内支撑组合结构形式,有效站台中心覆土处厚约为 3.42m,采纳明挖法施工。本站或者周边地下管道较多,场地地势北高南低,自然地面标高为 22.75m 至 30.19m 之间。场地地貌类型属于南淝河二级阶地,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以及承压水,抗渗设计水位均根据自然地面考虑。 2、维护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由于地下岩土以及周围环境比较复杂,基坑维护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地层在施工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影响程度,准确评估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边建筑物的稳定性,评价施工方法实际效果并及时反馈信息以确保地下工程施工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并可为合肥轨道交通设计、施工及监测法律规范制定和修改提供参考和积累经验。 3、监测内容和精度 为及时给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提供围岩稳定程度以及支护结构状态,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安全,需要监控工程的主要部位,在做好位移监测的基础上,要做好围护结构、水平及竖向支持系统、水土以及周围环境的监测。本工程规定基坑围护桩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