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文献综述

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文献综述_第1页
1/5
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文献综述_第2页
2/5
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文献综述_第3页
3/5
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文献综述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文献综述 摘 要 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化,社区日益成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平台,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基于国内外利用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的文献,探讨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模式,并主要从社区影响因素、社区作用以及预防对策的角度对相关讨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社区 青少年犯罪 文献综述 作者简介:张芯子琪、孙凌杉,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25)06-249-02 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不仅数量有所增加,而且呈现低龄化、性质恶劣、团伙化以及重复犯罪率高等特征。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化,人们日益意识到社区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日益得到重视。党和政府也多次出台相关文件,肯定社区作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相关讨论也如火如荼的展开。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讨论成果,为进一步深化发挥社区作用预防青少年犯罪讨论提供帮助。 一、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模式探讨 对国外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模式的探讨中,以介绍美日欧模式居多。如郑列等在《论青少年犯罪之社区预防》中介绍到:在芝加哥地区项目中,社区犯罪预防的核心是社区中心、娱乐设施和教育中心。安吉拉?斯来文依据英国形势,提出了英国社区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新举措:一是采纳指导员指导来寻求与青少年、家庭、学校以及最终与他们的雇主取得联系,是全面介入模式的一个方面;二是采纳恢复性司法模式,使整个社区参加到解决犯罪问题的措施中去;三是社区为青少年提供积极帮助的休闲活动,减少被社会排斥的青少年。可以说,许多国家在发挥社区作用预防青少年犯罪中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模式,对我国开展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随着国内许多社区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预防青少年犯罪模式,对我国国内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模式的讨论也逐渐丰富起来。如鞠青的《中国城市社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模式讨论报告》中分别对上海市依托专职社工预防模式、杭州市动员社会志愿者预防模式、郑州市培育社区文化预防模式、天津市传统社区助学帮困预防模式、北京市浙江村流动人口社区预防模式等模式的总体工作、特点、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大量的经验与启示。邹海蓉等以武汉市为例,通过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文献综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