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主 坝 固 结 和 帷 幕 灌 浆施 工 方 法 说 明 书 及 附 图7.1 概述7.1.1工程地质情况下水库坝型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坝址区为一平缓的向斜构造,左、右岸地层产状不对称,心墙处地基:左岸覆盖层浅薄,右岸基岩裸露,谷底覆盖层厚2.45 ~12.17m 。左岸全、强风化基岩埋深一般1.50 ~6.90m, 谷 底 一 般 为 5.10 ~ 14.85m , 花 岗 斑 岩 脉 分 布 达 21.53~38.00m ,右岸全~强风化基岩厚6.40 ~9.80m。坝址区中等透水性岩体主要分布于谷底强风化带上部(孔深10~20m 以内)。心墙开挖后,主要以弱风化砂岩夹泥质粉砂岩为地基,局部心墙地基为强风化状岩脉。坝基下弱风化砂岩较破裂,完整性差,岩体透水率一般为3 ~10Lu ;花岗斑岩脉在坝基下出露宽达20~45m ,岩体破裂,呈强风化状,透水性好于弱风化砂岩。因此心墙地基须进行防渗处理,防渗帷幕深化相对隔水层(q≤3Lu ),深度17~40m ,对岩脉与围岩接触带附近加强防渗措施,以免产生渗透破坏形成集中渗漏通道。近坝库岸山体单薄,地下水位低,也存在水库渗漏的可能。近坝左岸为一东西向缓坡山嘴,正常蓄水位处山脊宽仅65 ~85m ,该段NE~NNE 向和近EW向断层发育及γπ3-35-②花岗斑岩脉侵入,上部岩体破裂, 破裂深度达12.53~23.41m 。左山脊从B1点向西至BK9孔沿线相对隔水层顶板(q≤3Lu )埋深为22.79~18.09( 高程63.48~78.45m),最低地下水位高程67.74m ,亦低于正常蓄水位,存在渗漏条件; BK9 孔至BK24 、BK25 孔一带,相对隔水层顶板(q≤3Lu )埋深为23.41( 高程81.22m)和23.69 (高程90.50m),地下水位埋深分别为20.40m(高程84.23m)和28.90m(高程85.29m),高于正常蓄水位,但因上部岩体破裂,外侧与陡峻临空的采石场相距仅25~40m ,也有渗漏之虞,故左岸帷幕向西延伸穿过采石场,帷幕深度25m 。坝址右岸~垭口山脊发育数条近EW向及NW向中、陡倾角断层和多条较大夹泥裂隙,并有EW~NWW 向花岗斑岩岩脉斜切山脊,岩脉宽达二十余米,地表呈全风化,右岸岩石完整性差。右山脊BK2 ~BK27 沿线地下水位埋深15.60~40.00m ,高程55.36~88.91m ,相对隔水层顶板(q≤3Lu )埋深在19.20~29.25m ,高程60.11~78.65m ,均低于正常蓄水位,存在水库渗漏之虑,而其西南侧的BK28 孔,地下水位高程88.91m ,相对隔水层顶板(q≤3Lu )埋深已高于正常蓄水位,因此,右岸山脊防渗帷幕延伸至垭口南侧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