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引水压力管道系统施工11.1 概述及施工要点 11.1.1 概述 引水压力管道系统采纳一管二机的布置方式,上水库进/出水口为岸边侧式,并设事故闸门。输水系统主要建筑物包括:上水库进/出水口、上游输水主洞、钢筋混凝土岔管、高压钢支管。上游输水主洞共有两条,主洞中心间距 46m,洞径 D=8.50m,洞轴线方位角 90°,由上平段、斜井段和下平段组成。上平段纵向底坡为 8%;后接倾角为 50°的斜井段,中心高程由▽343.514m 降至▽16.85m,垂直高差 325.664m;上游输水主洞高压下平段长度为 193.865m,轴线高程▽16.85m。上游输水主洞后接两个对称“Y”型高压岔洞,高压岔洞的分岔角度为 30°,长度均为 18.311m,斜锥收缩,顶收缩角为 10.116°,底板高程为▽13.6m。岔洞段末端经半径16.50m、角度为 30°的平面弯道与钢衬高压上游输水支洞相接,上游输水支洞与地下厂房正交。高压钢衬上游输水支洞总长度为 108.734m,在厂房上游侧 27m 处洞径由 φ5.30m 渐缩至 φ2.78m,后与球阀及蜗壳进口断面衔 接 。 从 上 水 库 进 / 出 水 口 至 厂 房 上 游 边 墙 上 游 输 水 管 道 总 长 度 为1067.529m。上平段、斜井段和下平段的开挖洞径均为 D=9.50~9.70m,混凝土衬砌厚度 50cm,混凝土衬砌后洞径均为 D=8.50m。高压岔洞开挖后混凝土衬砌厚度 80cm。根据参考地质资料,引水发电系统布置于上水库易家冲至下水库杨桥电站一带,总体布置方向近 EW 向。布置山体雄厚,岩性以二长花岗岩为主,局部分布花岗伟晶岩脉和石英脉。弱风化及其以下花岗岩岩石较致密坚硬,岩石完整性较好,但布置区断裂构造较发育。引水隧洞上平段上覆岩体厚大于 50m,穿过上平段主要断层有 F36、F8、F6 等。斜井段岩体完整性一般较好,但 NW 向断层 F13 斜穿斜井段,断层碎裂带最大宽度达 2.0m,沿断层岩体蚀变明显。下平段洞室围岩以二长花岗岩为主,主要有 NWW 向断层F55 和规模较大的 NNE 向断层 F15、F51 穿过下平段,不利于洞室稳定。引水压力管道系统主要施工内容为:(1)1#、2#压力管道主洞上平段、上弯段开挖支护、混凝土衬砌、灌浆施工;(2)1#、2#压力管道主洞斜井、下弯段开挖支护、混凝土衬砌、灌浆施工;(3)1#、2#压力管道主洞下平段、岔管开挖支护、混凝土衬砌、灌浆施工;(4)1#~4#高压支管开挖支护、压力钢管制作安装、混凝土回填及灌浆施工等。引水压力管道系统施工的主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