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让图书焕发生机策划,让图书焕发生机 认识王小柔是十年前。那时,她刚出版她在天津《每日新报》的专栏结集《把日子过成段子》,是文坛崭露头角的“专栏女作家”。而那时我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也不过四年,刚编辑了我策划的第一套书――赵婕的专栏随笔集“纯棉时代”。正因为“纯棉时代”,赵婕“认定”我是一个好编辑,正好她的朋友王小柔想出第二本专栏结集《都是妖蛾子》,于是赵婕就推举了我,帮我们结了这个缘。 话说那时的专栏文风,流行的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伶牙俐齿、才华飞扬型,却少见王小柔这种幽默俏皮、诙谐逗乐的文字;那时的 70 后写作给人的印象是思想前卫、行为开放,言必身体、享乐、性,同为 70 后的王小柔却一副规规矩矩的邻家丫头模样,在鲜活闹嚷的市井生活里有滋有味地捕捉她的“妖蛾子”,用聪慧狡黠的市民生活智慧调侃社会流行时尚,这样的文本、这样的写作,一时把我迷住了。怪的是,对于她段子里的天津方言,我这个南方人却没有丝毫阅读障碍,反而很容易领悟她的幽默,发稿时是边看边偷笑,还间或咯咯笑出声,令同事屡屡侧目。那时,我就坚信,王小柔的书必会畅销。因为,能让编辑发稿时快乐成那样的书,也一定能让读者快乐、喜爱。 果然,《都是妖蛾子》出版后,“妖蛾子”这一方言词迅速成为流行语,它所代表的幽默俏皮加小市民智慧的文风,一时成为阅读风向标,而作为市民生活哲学的“把日子过成段子”这句话,也经久不衰,成了王小柔作品的精神标签。很快,一批号称“鱼香肉丝”的铁杆读者应运而生,王小柔也被誉为“中国最哏儿作家”。从此,王小柔每年结集出版一本段子集,迄今已出九本,每本销量都在两万册以上。除《有范儿》《乐意》《如愿》外,《都是妖蛾子》《还是妖蛾子》《妖蛾子:纪念版》和今年最新出版的《越二越单纯》均由我组稿、责编,《把日子过成段子》《十面包袱》去年版权到期后,也收入了我策划的丛书“妖蛾子畅销珍藏本”。 策划“妖蛾子畅销珍藏本”的初衷是为了满足广阔读者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是妖蛾子》《还是妖蛾子》等王小柔早期作品在各大书店常显示库存缺货,一批近年涌现的“鱼香肉丝”想看却买不到,只好到孔夫子旧书网、淘宝网去高价购买,有的甚至买了复印版。社里也常接到读者的咨询电话,有的干脆要求再印些。正好《把日子过成段子》《十面包袱》版权到期,我就想,不如把它们拿来,和本版的三本“妖蛾子系列”一起,五本一套推出。 丛书策划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