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施工放线测量施工方案一、 熟悉管道施工图图 12-9 为某上水管道平面图,它是按管线走向,包括中线以外各 20m 宽范围内地形的条形图。又称为常形图。图 12-10 是这段管道的纵剖面图,为了明显地表示出地形起伏的情况,高程比例尺要比较距离比例尺大 10~20 倍。粗横线以上是管线的纵剖面,粗横线以下是管线各项设计数据。图中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1、表示管线位置和长度的起、止点和转折点。这些点称为管线的主点。如图 12-9 中 1 点为起点,2 点为转折点,3 点为终点。2、对于管线较大的管线要从起点开始,标有里程桩。起点桩为0+000(+号前面的数值表示公里数,+号后面数值为米数),以后每100m 钉一桩,编号分别为 0+10,0+200。假如百米桩之间有重要地物(如穿越道路或地形变化较大处),应增加标桩,称为加桩。加桩的编号按该桩所在位置表示,如 1+140 表示该桩距起点 1140m。3、表示两相邻点间的水平距离,该点处的管底设计高程、地面高程、管径、埋置深度和管线衔接关系。4、表明管道设计坡度,纵剖面图上标示坡度的方法是“”表↗示上坡,“”表示下坡,“↘—”表示水平。斜线上方注字是坡度系数,以千分数表示;斜线下方是两桩之间距离。5、表示构筑物(检查井、阀门井)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及构筑物的编号。6、场区控制点,管线主要点位的坐标及高程。7、地面横向坡度较大时主要特征点的横剖面图。二、管线定位测量要深化现场,了解场地环境,按管线平面图找出管道在地面上的位置,检查设计阶段测设的各种定位标志是否齐全,能否满足施工放线的需要。假如点位太少或被毁,应了解场区控制点分布情况,进行补测。管线主点定位测量,新建管道与原有管道衔接时,以原有管道为准。厂房外管道与厂房内管道衔接时,以厂房内管道为准。管道定位测量,其测角误差不大于 30s,量距精度误差不大于 1/5000,无压力管道高程测量精度不得低于四等水准测量,以保证坡度要求。1、管道中线放线因为挖方时管道中线上各桩将被挖掉,所以挖方前要引测中线控制桩和井位控制桩。1.1 引测控制桩引测控制桩的方法见图 12-12 所示。即在中线端点作中线的延长线,定出中线控制桩。在每个井位垂直于中线引测出井位控制桩。控制桩应设在不受施工干扰、引测方便、易于保存的地方。控制桩至中线的距离应为整米数,以便于控制桩恢复点位。为防止控制桩毁坏,一般要设双桩。1.2 设置龙门板挖方前沿中线每隔 20~30m,或在构筑物附近设置一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