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影响因素进展综述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影响因素进展综述 [提要] 资本结构理论讨论的主要内容是在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寻求企业资本即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之间的合适比例。本文围绕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对五十年代后所产生的西方主要资本结构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将资本结构理论分为两个时期、八个具体理论。 关键词:资本机构;债务资本;权益资本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5 年 10 月 25 日 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20 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期,以 MM 理论为起点,经济界展开了对资本结构问题的讨论。这一时期,资本结构的理论讨论主要关注了税收、破产等“外部因素”对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影响。主要包括资本结构无关论、税差理论、破产成本理论、权益理论。 (一)资本结构无关论。1958 年,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一文提出了 MM 理论:任何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资本结构无关,而是取决于根据与其风险程度相适应的预期收益率进行资本化的预期收益水平。然而,资本结构理论建立在完美市场条件下,设想了一系列的假设条件。其开辟了资本结构领域讨论的新天地,却也由于这些假设条件遭到了理论界的一致围攻。随后,莫迪格利安尼和米勒又发表了《企业所得税和资本成本:一项修正》以及《电力公用事业行业资本成本的某些估量》进行修正和完善。虽然该理论未直接涉及到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却为后期的资本结构进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破产成本主义。斯蒂格利茨、巴隆、巴克特等人主要讨论了破产成本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巴克特指出企业的融资成本曲线是先增后减,负债过多会增加企业的加权融资成本,由此债务税收屏蔽效应的好处,会被破产成本的增加所抵消。斯蒂格利茨和巴隆在放松了原 MM 定理中有关破产的假设条件并加入部分条件得出:MM理论在破产成本这一因素存在时仍然有可能存在;而斯科特则指出存在破产成本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尽可能多的发行可抵押债。 (三)税差学说。税差学说主要讨论了税收差异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法拉尔和塞尔问从美国先有税收制度出发,指出“个人所得税减低,企业负债成本就越低于个人负债成本。假设资本利得税增加速度慢于个人所得税的增加速度,企业负债对于个人负债的优势就会逐步缩小,最终达到一个均衡点。”斯塔普立顿认为在个税一般超过资本利得税,投资者倾向于留存收益融资。米勒遵循一般市场均衡理论,从投资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