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测量方案 本工程地上 32 层,地下二层,建筑高度 99.9m,对主体工程的测量要求较高。尤其是工程的垂直度按要求层间不得大于±3mm。全高竖向偏差为 3H/10000 且不得大于±30mm。由于施工现场狭小,测量精度要求高,为了保证工程测量的精度,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如下测量方案。 1、平面控制 该工程位于街面,属城市高层建筑物,建筑物的红线及定位均由城建规划局测定。我们根据城建规划局所提供的测量标志和建筑平面图,进行复测,依据建筑物的轴线和开间建立矩形平面直角坐标系控制网,作为平面控制的首级基准。在地下、地上各层施工 中,应能准确迅速地恢复各轴线的位置,以保证同一条中线或轴线在各层上投测的位置都能在同一铅垂面内。在矩形控制的施测中,其四角顶点用经纬仪测每角的顶角为 90°,每角用 2 个测回,其误差不行大于±9″—15″,四角的总和为 360°,其误差不得大于±20″,四边的距离量距精度为 1/5000L。对平面控制的四个顶点,设立牢固的标志。为防止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对标志的影响,对四角顶点的观测要定期校核以保证测量的精度。 2、高程控制 施工场地狭小,水准点的设置很难根据现场实际设置四个水准基点,进行连网观测,其闭合差小于±mm(n 测站数)。按测站数成正比例进行闭合差平差调整,使之各点都得出准确的调和数据,以便在 使用过程中互相校核。 3、竖向控制 根据实际情况,建筑物的垂直度计划采纳内控法,作为该工程的竖向控制方法。在内控法施测中主要用威尔特 ZNL 激光铅垂仪对主楼主要控制线进行天顶、天底投测法投测。 4、技术依据和施工测量设备 本工程根据建设部颁发的标准《城市测量法律规范》(GJJ8—85)及国家《水准测量法律规范》按二级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施工测量仪器配备情况见下表 5、施工测量技术要求 〈1〉沉降观测 a、沉降观测点的位置在底层四角、框架柱均设。 b、基辅尺,读数允许偏差为±0.50mm。 c、基辅尺高差为±0.7mm。 d、闭合水准仪路线闭合差为±4n 。 (n为测站数) e、水准仪的I<±15″。 〈2〉水平角的施测: a、水平角的观测为3个测回,测回差为9″。 b、要消除仪器的光学对点误差。对点时,必须将对点器镜对着相对方向,反复转向对点,消除光学对点误差。 〈3〉垂直度的投测 视准线必须与仪器机纵轴重合。 主体测量精度 6、主体工程的施测作法 本测量方案从地下室施工结束后开始,在基础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