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 81 储层特征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 81 储层特征 摘 要:基于岩心、测井资料及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 衍射、物性和压汞等化验分析资料,讨论了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长 8 储层特征。结果表明:该套储层的储集空间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喉道类型以片状或弯曲片状喉道为主,管束状喉道和缩颈型喉道次之,孔吼组合类型主要为大-中孔微喉型;孔隙总体分布在 8%~10%,渗透率总体分布在 0.3~1mD,为典型的低孔-特低孔、超低渗-特低渗孔隙性储层;储层质量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综合影响,随着砂地比的增大物性有变好的趋势,早期因压实及胶结而物性变差的储层也因溶蚀作用而有所改善。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马岭油田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马岭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发现最早的油田之一。原油主要赋存于侏罗系延安组储层中[1]。自 1971 年 4 月庆 1 井在侏罗系延 10 油组获得工业性油流开始,马岭油田进入了全面的勘探开发阶段[2],自 1987 年开始年产油量大幅度递减[3]。近几年油气勘探工作向下部延长组扩展,在长 8 油层组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马岭油田下面找马岭”的目标。据前人分析[4],目前马岭油田主要针对整个延长组讨论较多,对长 8 油层组的讨论还比较薄弱,因此本文对长81 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储层有利区预测提供资料。 一、区域地质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可以划分为六个一级构造单元[5],马岭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构造单元的西南部,构造主要为一个向西倾斜的平缓鼻状隆起带。马岭油田延长组长 8 油藏主要发育在长 81 期[4],地层埋藏较浅(2300m),平均厚度为 44.4m,为一套辨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亚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和间湾(图 1a)。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发育,河道叠加,河道较宽,河道宽一般在 4~8km,河道最厚处达砂体厚度在 12m 以上,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图1b)。 二、储层岩石学特征 长 81 油层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含少量的岩屑砂岩,岩屑以中基性喷发岩岩屑、中浅变质岩屑如千枚岩等为主,并含有丰富的云母碎片。砂岩以细-中粒为主,极细-细粒和细粒次之,分选以中等-好为主,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接触方式主要为点-线接触、线接触,胶结类型以孔隙式为主。填隙物组分平均占 14.6%,其中胶结物占 7.63%,杂基占 6.97%,这些胶结物和杂基主要分布于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