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运作体系讨论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运作体系讨论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住宅产业化的内涵及其在国内的进展,指出钢结构住宅是现阶段最适合实行产业化的住宅体系,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运作体系,并就该体系进行了深化分析,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钢结构住宅 住宅产业化 运作体系 一、引言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住宅产业化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钢结构住宅作为一种进展潜力巨大的住宅形式,为我国的住宅产业化指明了方向。住建部《建筑业进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钢结构建筑比例增加”的目标,并把“超高层钢结构工程和住宅工程关键技术”列为基础讨论课题。 民众认识的深化、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及各地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加快,都表明我国迎来了大面积推广钢结构住宅的良机。在当前背景下,探讨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运作体系,对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钢结构住宅产业化 1、住宅产业化的内涵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最早于 1968 年出自日本通产省,其含义是采纳工业化生产的方式生产住宅,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目前国内关于住宅产业化的概念有很多观点,比较权威并被广泛接受的是由我国原建设部部长侯捷在 1994 年天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让住宅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范畴,以住宅建筑为最终产品,做到住宅开发定型化、标准化、建筑施工部件化、集约化,以及住宅投资专业化、系列化,即以大规模的成型住宅开发来解决城市居民的住宅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李忠富教授提出住宅产业化的内涵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住宅体系标准化、住宅部品化、住宅生产工业化、住宅生产经营一体化、住宅协作服务社会化。这五点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标准化是产业化的前提,部品化是工业化的基础,工业化是产业化的核心,一体化是产业化的集中表现,而社会化则是产业化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我国住宅产业化的进程 我国于 1994 年正式提出住宅产业化概念,1996 年正式步入进展轨道。国家“九五”科技计划“国家 2000 年城乡小康型住宅科技产业示范工程”中系统地制定了中国住宅产业化科技工作的框架,使其在科技和示范工程的层面上得以确定和实施。接着国家陆续下发了一些政策文件来推动住宅产业化进程,同时建设部加强了住宅产业化推动实体建设,组建了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并在全国范围内先后批准建立了北新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