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阐述小断面隧洞突出地质缺陷处理措施

阐述小断面隧洞突出地质缺陷处理措施_第1页
1/4
阐述小断面隧洞突出地质缺陷处理措施_第2页
2/4
阐述小断面隧洞突出地质缺陷处理措施_第3页
3/4
阐述小断面隧洞突出地质缺陷处理措施阐述小断面隧洞突出地质缺陷处理措施 摘要:本文阐述岩溶地貌多发区域小断面隧洞施工时遇见较突出地质缺陷所出现的细节问题,以及处理措施等的方案。 关键词:混凝土;溶洞;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U656.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重庆市巫山县千丈岩阶梯级水电站狮子包隧洞为小断面引水隧洞,隧洞宽为 2.5 米、高为 3.1 米,内有 0.4 米钢筋混凝土衬砌。由于隧洞断面过小,施工安排为先进行隧洞开挖掘进及临时支护,隧洞贯穿后再进行钢筋混凝土衬砌施工。在隧洞开挖掘进至K1+700m 处出现-大型溶洞,隧洞顶拱紧贴在溶洞底部,溶洞沿隧洞轴线方向长约 15 米、宽约 20~25 米、高约 30~40 米,溶洞底部和隧洞掌子面,见风化泥土裹夹大块石,洞顶时有块石塌落。为保证施工安全马上进行停工观察,3 天后洞顶出现坍塌,掉落 3 块直径在1.5~2.5 米块石。 为保证工程尽快恢复施工,以及今后洞内施工安全,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亲自到现场察看,并与设计、业主、监理单位交换意见,共同确定处理方案为扩大断面钢拱架与混凝土相结合进行防护。具体如下 1.总体处置方案 基低换填钢筋混凝土――钢拱架支护――拱架外回填混凝土――施工拱架内衬砌 为减少现场施工人员在风险区作业时间,通过钢拱架支护保护洞内结构及施工作业安全,同时利用拱架外部泵送回填混凝土,将坍塌荷载外力传递分解至两侧堆积体上,减少拱架支护承受的外力破坏,并利用拱架内衬砌混凝土进行二次防护,具体步骤如下: 1.1 基础开挖 该段基础开挖,为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安全,每次开长度不大于 1 米,开挖深度根据设计开挖断面底板下挖 50cm,开挖宽度不小于 4.7 米。开挖前先将要开挖范围内的原搭设棚架拆除,清理两侧坍塌泥土及落石,清理两侧坍塌泥土时,为保证边坡稳定,坡比不小于 1:1。 施工过程中要有足够的照明,采纳小型机械开挖,操作人员要在溶洞裸露范围以外,并安排 2 名专职安全员现场值守,密切观察溶洞顶部及两侧坍塌体险情变化,如有危险立即停止作业,组织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区内。 1.2 浇筑底板混凝土 在基础开挖完成,验收合格后,马上开始施工底板钢筋混凝土: ①底板横向筋为上下两排 φ22 螺纹钢筋,间排距为 20*40cm,单根长度为 4.6 米,纵向筋间排距为 20*40cm,钢筋长度根据基础开挖长度确定,浇筑混凝土时预留 30cm,作为搭接。钢筋要在洞外预先焊接完成,钢筋安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阐述小断面隧洞突出地质缺陷处理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