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企赢利能力的三大突破点 建筑业长期利润低迷一直是行业的痛处,关键是中国建筑业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在市场环境剧变,价格战渐成主角的市场格局中,有三大突破点可以帮助建筑企业提升赢利能力。建企赢利能力现状整个建筑业赢利水平低下是持续相当长一个时期的问题了,近年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在 2~3%左右,比工业行业平均水平的 6%低很多,几家上市房建建企 2025 平均赢利水平为 2%左右,在上市企业按行业排序仍是较低的行业。行业利润水平低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建筑业作为能耗、污染和原材料消耗大户,低利润水平制约了行业进展,技术改进、管理提升、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都会失去投入支撑,导致行业进步缓慢。原因剖析建筑业长期利润低迷,不是建筑行业的必定,而是进展模式出了问题,这里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前阶段政府主管部门政策引导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与市场化推动已 30 年,但中国建筑业产品价格计价模式近年才从定额模式向清单模式过渡,这表明中国建筑业市场经济才刚刚开始,使得中国建筑业与其他行业进展路径有很大不同。中国建筑招投标竞争已很激烈,但产品价格计价模式还是定额制的话,市场本质就是计划经济。实施清单计价的项目比例各地还很不一样,很多地区大量项目还在定额投标,特别是各地定额站为保住自己的饭碗想尽各种招法保留定额模式。计划经济的定额模式,确保了建企一直以来能轻松赢利,使建企长期缺乏内部能力进化的市场环境,即进化的动力和压力。建筑业招投标竞争空前激烈,但还远算不上是真正的市场竞争,同资质级别的建企竞争主要还是人际关系、公关能力的竞争,这样降低了市场竞争门槛。这种状况使中国建筑企业近 30年来,自身能力进步并不大,甚至有些倒退,众多大型建企越来越高比例的任务靠双包完成,自营比例越来越低,越来越类似卖牌子收点的税务局机构了,这就是内部管理能力衰退的例证。产品价格定额计价的计划经济模式和政府设置的竞争规则(如资质审批)使中国建筑业前一阶段的竞争重点在于规模竞争,而不在于内部能力竞争。内部能力不升反退会使建筑业进展陷入难于良性进展的困境,企业的运作惯性和企业家的思维惯性也易使企业积重难返,建企须尽早意识到这一点,否则会付出大的代价,因为环境发生了剧变。市场环境剧变,价格战渐成主角这种低水平竞争状况,使中国建筑业竞争处于较低级的状态,企业没有强大的品牌战略,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体系,也没有强大的内控体系,也即没有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