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声乐专业应对型创新人才培育讨论李卿 河南师范大学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摘要:声乐教学是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学科课程方案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课程之一。其教学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的运用在于使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培育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的智力与能力。随着整个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与进展,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水平得到稳步的提高。然而,在进展当中当中暴露出诸多不适应时代进展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声乐课程自身的建设,完善声乐课程体系。中国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育需要依靠创新教育。关键词:高师;声乐教育;创新型人才一、高师声乐教学进展概况在我国高师声乐教学的传统思想里,完全把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声乐学科定义于基础音乐教育的骨干学科之一,很多时候还把整个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本身看成是专业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师范院校“师范性”教学目标的设定,决定了高师声乐教学从教学学习内容的安排到教学课程的设置都是为了落实和贯彻一专多能的教学目标,以它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培育宗旨。但结果却导致了部分院校为了追求那“一专”而乎略了“多能”,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教学模式只能也必定会以专业音乐院校为参照,至少在部分师范院校专业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是这样体现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整个声乐领域,包括高师声乐课的兴趣点主要都是在声音观念的调整与声乐技术方法的改进上。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高师声乐教育在整个声乐领域所占的位置和学术性意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无论从学生招生数量上还是社会用人的需求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趋势,高师声乐教学的目的和培育方向上也在顺应时代要求上做着细微的调整,自觉摆脱原有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意识逐渐进入萌生期,他们开始了对师范性的进一步甚至变换角度的重新思考,力争彻底脱离原有的“跟随”模式,探求属于自身教学特色的高师教学之路。二、高师声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在我国各大开设音乐教育专业院校的人才培育方案中,把声乐课作为入校之后一年半或者两年里的必修课程,这早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了。但无论是高师声乐教学还是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手段,都主要是以一对一或者最多一对四的小课授课形式进行的,它的个性化非常强,你怎么教,我怎么学,属于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它规定了授课声乐老师上课时必须面对固定的学生,而且在授课前要遵照早已制定好的人才培育方案进行一系列的表格式的教学计划,基本根据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