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名词:个体心理: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群体心理:是在群体的共同生活条件和环境中产生的,它是该群体内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而非个体心理特征的简单总和。心理动力: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心理过程:指个体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心理状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状态可以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星期。心理特征:是人们在长期的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稳固而常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意识:是指能被个体所清楚觉察的心理活动。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性,也是人心理活动的主导方面。无意识:也叫潜意识或前意识,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教育:从广义讲教育泛指培育人的一切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狭义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育下一代的社会实践。心理学:是一门讨论心理现象发生进展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心理学:讨论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实验法:是心理学讨论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指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讨论此种变化对其他变量的影响。观察法:即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和表情),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讨论的方法。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与行为的讨论方法。个案法:是对单个被试进行深化而详尽的观察与讨论,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个心理现象的原因的讨论方法。思考题:1 心理学讨论对象是什么? 人类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纷繁复杂的。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不用,它不具有实体性,是人的内部世界的精神生活,目前仍无法直接进行观察,但是用过对人类行为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比较客观的讨论人类的心理。 因此,心理学还讨论人类行为及其与心理的关系。这里主要从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与行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以及个体心理与群体的心理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指具有的或在个体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现代心理学的个体心理倾向于把个体心理现象看成衣个复杂的系统,概括起来分为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