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法律规范月整改方案一、指导思想及现实意义本次整改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配合我校新的课堂改革,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终身进展奠基,并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进展。2025 年 9 月,被定为通化市第十四中学的行为法律规范月。由于诸多因素,尽管学校和班主任做了大量的工作,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但收效不是很明显,学生的养成教育较差.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今日,养成教育成为素养教育的灵魂与核心。因此,我根据中心小学和大队部的教育工作计划,针对我班学生特点,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开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积极开展培育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礼仪习惯、 卫生意识与安全意识等系列教育活动.经过政教处领导和班主任的仔细考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1.学生文明礼仪较差。其具体表现为:穿奇形怪状衣服,戴首饰、耳环、耳坠、胸坠,蓄长发、烫染发,出口成“脏",随手乱扔废弃物,在校服上涂画,甚至书写不文明的语言,描绘一些不健康的情景场面等。2。学生劳动观念淡薄,没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有些学生从没仔细地、心甘情愿地清扫过教室、环境区,劳动时拖沓、懒惰,能躲则躲,打扫卫生时敷衍塞责。3。学生口是心非,趋炎附势,追求名利,喜好过于表现和突出个人,不务实,诚信意识较差,思想不单纯。4.学生学习纪律观念较差,表现为迟到、早退、缺课,上课无所事事,不想学习,不会学习,考试舞弊等等。针对以上情况,政教处认为:全校必须从学生的养成教育抓起,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我作为学生,我必须如何做,而不应该怎样。为此,政教处一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二是进行示范(教职工、学生示范);三是实行强制措施,通过制度、法律规范、条例、公约等进行处罚,加强体验式教育。 二、讨论重点 文明礼仪教育是小学生养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养、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 在众多不良习惯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算是乱扔垃圾了,我们在操场上出去玩的时候, 最好是把垃圾放到垃圾箱里去,久而久之,垃圾没了,坏毛病也改了。在这里我们没提到的不良习惯还有很多很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