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定义—-地质分类-—人力运距、汽车运距计算方法地形的定义:1)平地:指地形比较平坦宽阔、地面比较干燥的地带。2)丘陵:指陆地上起伏和缓、连绵不断的矮岗、土丘,水平距离1km 以内地形起伏在50m 以下的地带。3)一般山地:指一般山岭或沟谷等,水平距离250m 以内,地形起伏在50~150m 的地带。4)泥沼地带:指常常积水的田地或泥水淤积的地带.5)沙漠:指沙漠边缘地带。6)高山:指人力、牲畜攀登困难,水平距离250m 以内,地形起伏在150~250m 的地带。注:1、城市市区参考丘陵地形计算,城市市区界定由省(直辖市)级电力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地质的分类:1)普通土:指种植土、粘砂土、黄土和盐碱土等,即利用锹、铲可挖掘的土质。2)坚土:指土质坚硬的红土、板状粘土、重块土、高岭土等必须使用铁镐、条锄挖松,再用锹、铲挖出的土质。3)松砂石:指碎石、卵石和土的混合体,各种不坚实砾岩、叶岩、风化岩,节理和裂缝较多的岩石等(不需要用爆破方法开采)需要镐、撬棍、大锤、楔子等工具配合才能挖掘者。4)岩石:一般指花岗岩、白云岩、石英岩、大理石、石灰岩及石灰质胶结的砂岩等石质。即不能用普通挖掘工具进行挖掘,而必须采纳打眼、爆破或打凿才能挖掘者.施工场地运输平均运距的计算:施工场地运输是指未计价材料自材料仓库运至沿线各杆、塔位的装卸、运输及空载回程等全部工作。计算施工场地运输平均运距的首要条件是根据线路长度、沿线地形和运输条件,合理设置施工场地仓库和线路材料车、船运输沿线的卸料点。选择施工场地集散仓库(或材料站)和卸料点的一般原则是:(1)施工场地仓库的选择:靠近线路中心;交通方便,运输费用省;地势较高,不易受淹;有足够的场地和就近可租赁的房屋;通信和生活条件方便。(2)卸料点的选择:依据线路的路径、地形,结合与通行车道、河道之间最短的人力运距为条件,将线路划分若干段和选定各段线路材料的卸料点. 1)人力运距计算方法。在确定运输地形时,应按运输路径的实际地形来划分,人力运输的路径可以参考工程地形。按线路路径图计算:Yj ΣLjRjK/ΣLj式中 Yj -—平均运距,km;Lj —-各段线路长度(材料量);Rj ——各段线路材料的人力运输直线距离;K —-弯曲系数。其中:各段线路材料量预算中以各段线路长度为代表;弯曲系数指受地理、地势和地面障碍物等影响,运输路径中发生的弯曲,包括上坡、下坡、盘山道路以及一处卸料向数基杆塔分运等。弯曲系数不等同于地形增加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