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 1 章项目概述 11 。 1 项目简述 0 1.2 设计思想 1 1.3 设计依据 1 1.4 技术优势 2 1 。 5 总体技术设计 2 第 2 章总体方案 4 2.1 系统原理 4 2.2 系统构成 5 2.3 屏幕设计 6 第 3 章技术指标及功能 7 3.1 显示单元参数 7 3 。 1 。 1LED 显示屏幕技术参数 7 3.1.2LED 显示屏箱体结构特性 9 3 。 1.3LED 显示屏性能 9 3.2 图形拼接器 11 3.3TV PLAYER 11 3.4 控制计算机 12 3 。 5 传输系统 13 3.5.1 通讯系统 13 3 。 5 。 2 电力系统 13 3.6PLC 远程监控系统 14 PLC 监控软件 14 3 。 7 配电系统 15 3 。 8 在线式 UPS 15 第 4 章视频显示系统软件功能 17 4.1 节目编辑与播放系统 17 4 。 1 。 1 节目播放系统 17 4 。 1.2 节目编辑系统 18 4 。 2 实现硬件控制操作 19 4.2 。 1 视频处理器操作系统 19 4 。 2 。 2 启动自动检测功能 20 4.2 。 3 调节屏体亮度和色温 21 4 。 2 。 4 启动箱体检测功能 21 4 。 2.5 控制 PLC 23 第 5 章系统功能 24 5 。 1 视频模式 24 5.2 计算机模式 24 5 。 3 节目单 25 5.4 网络化 25 5.5 可扩展 25 5.6 智能监控 26 第 6 章安装结构 27 第 7 章与互联网、有线电视光缆、电视台转播系统的连接方案 29 7 。 1 与互联网及远程控制连接方案 29 7.2 与有线电视的连接方案 29 7.3 与电视台转播的连接方案 29 第 8 章 LEDTV1.6 屏幕技术优势特点 30 8 。 1 单点亮度色度校正技术 30 8 。 1 。 1LED 单点校正操作过程 30 8 。 1 。 2LED 单点亮度校正原理 31 8 。 1.3LED 单点色度校正 31 8 。 2 高可靠性 32 8 。 3 真正无缝拼接技术 33 8.4 响应时间微小 33 8 。 5 故障自我诊断技术及亮度高且可调节技术 34 三基色混色原理 35 8 。 6 混色设计科学合理 35 8 。 7 广播级灰度处理技术 36 8.8 超高刷新速率 37 8 。 9 广播级视频处理技术 38 8 。 10 箱体结构设计 38 8.11 基于人眼非线性和 TV 非线性的 Γ 变换和色空间变换 38 8 。 12 色温及颜色再处理 39 8 。 13 图像增强与钝化 39 8 。 14 亮度 39 8.15 高对比度 40 8.16 广视角 40 8 。 17 高清楚度 41 8 。 18 运动补偿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