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07识记文学与文化常识VIP免费

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07识记文学与文化常识_第1页
1/12
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07识记文学与文化常识_第2页
2/12
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07识记文学与文化常识_第3页
3/12
1、【2019届北京市第41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在横线①处填入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作为现存楹联最多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有不少皇帝亲笔书写的楹联。比如涵远堂楹联“①,东洲云海落樽前”就是康熙的作品,上下联虚实相应,既空灵超脱,又气势磅礴。霞芬室楹联是乾隆的作品,上书“窗竹影摇书案上,山泉声入砚池中”,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整联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别有意趣。这些楹联直接记录了当年最高统治者的造园意图、审美情趣与思想境界,是了解颐和园及当时时代风貌的重要线索。A、西塞山前白鹭飞B、西村晨钟鸣古寺C、西山晴雪曙色新D、西岭烟霞生袖底【答案】D考点:默写填空、标点运用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默写填空要根据平时的积累来作答,表达符号的填写要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来分析选择。学#2、【2019届北京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关于词牌的,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一是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二是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①________》。《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②________》,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③________》,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三是本来就是词的题目。例如:《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1)根据语境,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牌,最恰当的一项是()A、忆江南大江东去酹江月B、忆江南酹江月大江东去C、忆秦娥大江东去酹江月D、忆秦娥酹江月大江东去(2)下列选项中,属于“沁园春”这一词牌的是()A、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C、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D、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答案】(1)A(2)D【解析】(2)本题针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感悟。文段主要介绍词牌的,通过词牌的,我们就可以知道词作的一般格式。题干给出的《沁园春》的词牌名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类似的格式,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答案D、3、【2019届北京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节令联是指有特定应时性或纪念性的对联,内容多为咏物、抒情、议论或祝愿。如:清明节联“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重阳节联“糕含登高意,菊呈晚节情”等。下列与其它三副所纪念传统节日不同的一副节令联是()A、千古诤臣罹祸尔今屈子开颜B、喜得天开清旷域宛然人在广寒宫C、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D、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答案】B点睛:语言综合实践活动类型的题目是考查的热点,题目设置比较灵活、方式多样,一般设计类型有:情景表达、句子仿写、对联,新闻概括等,完成题目时要紧扣题目要求,将语言表达的具体充分,意象选择要适合,观点表达要明确。4、【2019届北京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对下面书家书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B、C、D、A、“天下第一草书”为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自叙帖》。字体结构和布局上采用大小相间、疏密互映、斜正参差的手法。B、《九成宫碑》为欧阳询晚年所书,其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时期,其用笔方整,布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考语文复习测试题(第02期)专题07识记文学与文化常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