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和措施VIP免费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和措施_第1页
1/6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和措施_第2页
2/6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和措施1高处坠落事故案例1.1事故简要经过。20XX年6月7日下午上班后,某项目的砌筑班组工人在主厂房钢结构屋面砌筑女儿墙。16时左右,砌筑班组完成北侧东段女儿墙的砌筑,工人转移至西侧准备砌筑,宋某某解开安全带后直接在钢结构屋面上行走,由屋面东北角前往西侧,途经未封堵完成的预留通风孔洞(开口尺寸约8m×2m)时,误踩中未铆固的彩钢板,从形成的裂口处坠落至主厂房地面的土堆上(坠落高度20m),经抢救无效死亡。1.2事故原因分析。1.2.1直接原因。⑴主厂房钢结构屋面预留通风孔洞未设置有效安全防护设施和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放任事故隐患的存在,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⑵宋某某安全意识淡薄,明知主厂房钢结构屋面预留通风孔洞系临时封堵,在上面行走存在危险性,依然冒险在屋面上行走,因误踩中未铆固的彩钢板,从形成的裂口处坠落死亡。1.2.2间接原因。⑴项目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项目管理人员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⑵主厂房钢结构屋面有两个施工队伍交叉作业之前,未对班组和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交叉作业安全施工技术交底。⑶未认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及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⑷未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未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⑸未认真教育和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未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评估安全隐患风险,落实治理责任。⑹监理单位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责任不到位,未严格审查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资格,对施工单位交叉作业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和施工现场的作业安全检查、监督不到位,对施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审查、监督不到位。2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分析通过上面的事故案例,结合工程施工经验,高处坠落事故第1页共6页的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不良四个方面,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2.1人的不安全行为。2.1.1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三违”行为。⑴指派无证人员从事高空作业,比如项目经理指派无架子工操作证的人员搭拆脚手架和无证人员开施工电梯等即属违章指挥。⑵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对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并安排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场施工。⑶工人未经项目部同意擅自拆除楼层洞口防护设施、楼梯周边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设施。⑷不按规定的安全通道进入作业面,而是随意攀爬外架等非规定通道,这样很容易发生事故。⑸拆除脚手架、塔吊或模板支撑系统时未落实专人安全盯守制度且未按规定设置足够的防护措施。⑹高处作业时未穿戴好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及存在酒后作业、在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洞口、临边行走等。2.1.2作业人员本身的失误。⑴在洞口、临边等有坠落危险地段施工时不慎踩空、踩滑而坠落,或队员间相互配合失误而使对方作业人员坠落。⑵在施工过程中因位置的移动而没有及时系好安全带或安全带系挂不牢而坠落。⑶施工过程中粗心大意,不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随意进入危险地段而造成坠落伤害事故。2.1.3施工人员本身的不安全行为。⑴施工人员身患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比如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⑵施工人员疲劳过度,致使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不灵活,动作或思维判断失误增多,走动时不慎踩空或打滑,操作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导致事故发生。⑶施工人员对安全操作技术不熟悉,不了解。⑷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等,都将增加不安全因素,导致事故发生。2.2安全管理上的缺陷。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不健全。⑵依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没有在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中编制高第2页共6页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所编制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从其他项目照抄照搬,没有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编制操作性、针对性强,可有效指导现场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⑶未按规范要求对高处作业实行管理人员...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和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