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卫生监督规范整顿村卫生室。。市。。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全区村卫生室进行整顿规范的安排意见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公共卫生网的“网底”,是距离农村人口最近的农村基层非营利性公共卫生机构,承担着农村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工作。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医改工作的深入推进,村卫生室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机遇,为确保乡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健全,保障广大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及村级卫生组织管理的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整顿规范村卫生室管理工作安排如下:一、村卫生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区现有252所村卫生室,已全部进行了规范化建设并且通过了省市验收达标,硬件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多年来,由于对村卫生室缺少投资,管理不善,多数村卫生室仅仅由乡村医生经营管理,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部分村对村卫生室放任不管或管理不善,卫生室一分为二甚至更多,存在一村多室现象;二是部分乡村医生不在注册的村卫生室执业,私自开设小门诊;三是有的村卫生室超出省市乡村医生配备标准要求人数,人员之间关系复杂,矛盾重重;四是部分村卫生室人员老化,缺1乏后备人才,人员断档;五是个别村甚至把村卫生室当企业办,收取名目不同的费用;六是有的乡村医生不积极完成公共卫生任务,不遵守医疗常规,收费不公开、不透明,账务不健全,药品“三统一”执行不到位等。二、整顿规范的目的和意义村卫生室是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公益性医疗机构,村委会主任是村卫生室的法人代表,村卫生室存在的基础是为本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镇村两级组织负有直接管理责任。随着医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公共卫生经费、药品第1页共4页“零差率”销售补贴逐年递增,国家投资对部分村卫生室进行了建设,配置了必要的诊疗器械、设备和设施,村卫生室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充分发挥村卫生室人、财、物的作用,为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对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整顿规范,实现村卫生室“布局合理、设置达标、功能完善、管理规范、合法执业”的目标,做到一村一所,乡村医生在规定的执业地点规范执业,合理分工,责任落实,建立规范的内部运营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乡村医生积极性,为建立集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基本医疗和健康教育于一体的村级卫生服务机构奠定基础。三、规范整顿的主要内容1、坚决纠正一村多室现象。各镇、各街道办要指导村委会切实加强对村卫生室的领导和管理,对于一村多室情况,要合并设置成一所规范化村卫生室,不能合并的,保留一所村卫生室,并建设达到规范化标准,其余的予以取缔。今后,对于一村多室的村卫生室不再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乡村医生资质不再予以年度校验。2、合理配置乡村医生。按照省市乡村医生配置标准,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内的配置1名乡村医生;1000人至2000人的配置2名;2000人至3000人的配置3名;3000人以上的配置4名。对于人员不足的村卫生室应尽快确定人员,本村没有合适人员的可外聘符合资质人员到本村执业上岗,对于取得乡村医生资格人员超过配置标准的村卫生室,由本人申请,村委会考试考核或村民代表投票的方式决定,超出的乡村医生纳入乡村医生后备数据库管理。3、落实工作任务。村卫生室在镇卫生院的指导下完成本村村民医疗保健工作,要以完成公共卫生任务为主,积极开展基本医疗。区卫生局要将村卫生室公共卫生工作完成情况作为乡村医生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凡考核不达标的乡村医生,需在半年内申请重新考核,凡未申请或多次考核不达标的乡村医生,由区卫生局收回乡村医生执业证书。第2页共4页4、规范村卫生室财务管理。在村委会和镇卫生院的监管下,各村卫生室要设立健全的财务、财产登记制度,账务和收费标准要公开透明。5、落实村委会的管理职责。村委会必须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不能交由乡村医生个人,要建立健全村卫生室的规章制度,通过合法的程序确定人员,合理分工,建立多劳多得、按劳分配的机制,既做到有序管理,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