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9页二、三级城市商业地产开发的模式与机会一、提要一股商业地产开发热席卷中国各个城市,二、三级城市的商业开发更是遍地开花。这两类城市商业地产的开发与中心城市有着明显的区别。城市人口变化带来的商业格局变化(一)目前城市商业地产开发呈现四级梯队层次:第一个层次:“超级城市”,人口在1500万左右,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第二个层次:“一级城市或中心城市”,市区人口在500万-1000万左右。主要是各地方省会级城市及省级单列市。第三个层次:二级城市,市区人口在100万-500万之间,主要是地级城市。第四个层次:三级城市,市区人口在50万-100万之间,主要是县级城市或大型镇级城市。由于超级城市与一级城市论述得比较多了,本文主要探讨二、三级城市开发。(二)城市人口聚集形式:1、人口流动形式第一级流动形式:农村人口城镇化乡村多余人口流向:→乡镇→县镇这一流动,使县城人口迅速增加,而要想在县城生活下去,必须拥有工作与生活舞台,县城工厂少,人们只能从事一些“商业服务性”工作,从而迅速形成新的县城商业中心与新的商业街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拥有自己的商业店铺,才能养活全家,并使下一代能有更好的生活机会与发展机会。第二级流动形式:地区性城市中心化县城(“有钱人”)流向:地级城市(生活、居住、学习、工作)这一流动,使地级城市人口迅速扩大,这是中国流动最快的人流导向,也是农村人口演化成城市人口的标志。据调查,中国10年内,地级人口将每年有8%-10%以上的增长速度。人口重新聚集,必然会形成新的地区商业中心,形成新的商业需求,从而使地级商业布局重新洗牌。商业街、商业中心、购物广场、步行街、文化生活广场应运而生。第三级流动形式:区域性城市中心化地级城市人口流向:省会城市这一流动,使原来的省会城市人口迅速攀升,形成新的区域中心,省会城市将从普通城市向国际化城市迈进。这一渐变过程必然使省会级城市商业布局走向国际化,形成更加现代的国际型城市商业新格局,必然出现各类全新的商业业态。大量商业中心重新规划与建设。第四级人口流动形式:全国、世界各地人口流向:超级都市这一流动不仅是国内人口流动,国外也将有大量人口流向超级都市,使之成为国际化大型都市;从而使商业规划与布局面临全新的要求与挑战。从这四个流向可以看出,每个流向都将形成不同的城市形态,从而创造出不同的消费需求,进而形成新的商业规划与布局。二.二、三级城市商业的几个特点二、三级城市商业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商业中心比较集中,且只有一个商业中心(规模)。一个二级城市一般只有一个商业中心,而且商业中心基本上包括了商业的各个业态,同时也是该城市人们购物的主要场所。第2页共19页第1页共1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9页2.商业面积供求关系比较容易达到饱和(面积)。由于城市小,且应有的可开发商业土地比较充裕,所以很容易商业开发与建设。商业面积供应往往容易过剩。3.商业位置很敏感(位置)。开发的商业项目对位置、商圈很敏感,往往离开商业中心几十米的距离,商业经营便面临挑战。经营状况比大城市更难,所以对商业位置的选择,决不能来自大城市的研究结果与理论。4.租金收入与投资回报不相符(租金)。正常的商业投资回报期是10年,即投资回报率是10%;而二、三级城市的商业投资回报期一般在15年甚至20年,是很长的回报期。作为开发者必须考虑清晰。5.商铺投资人往往有着很好的投资判断(商圈)。由于城市比较小,他们对于城市已经相当了解,对于一个商业项目的认识往往超过了大都市的商业投资人,小城市的商业布局毕竟比较简单,很容易做出判断,而大城市由于城市复杂,很难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6.商铺价格比较敏感,不会有超值的价值升值空间。(售价)二、三级城市的人们对商铺的售价比较敏感,主要是可类比的项目与价格,影响人们的高期望值判断。那么,在二、三级城市应如何进行商业开发呢?1.充分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出该城市的未来发展空间。对于城市的特点、城市的文化、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