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6页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及有效规模研究杨蕙馨冯文娜摘要: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和有效规模是决定其效率的关键因素。探讨中间性组织运行与结构的一般规律,弄清其有效规模的动态变迁及静态边界,对企业利用和参与中间性组织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中间性组织、运行机制、组织结构、有效规模StudyontheOperativeMechanism,OrganizationalStructureandEffectiveScaleoftheInter-firmOrganizationsYANGHui-xin,FENGWen-na(SchoolofManagement,ShandongUniversity,Jinan,250100)Abstract:Theoperativemechanism,organizationalstructureandeffectivescalearecrucialfactorstotheefficiencyoftheinter-firmorganization.Thepaperdiscussesthegenericdisciplinariansoftheinter-firmorganization’soperationandstructure,andclarifiesthedynamicvarianceandstaticboundaryoftheeffectivescale.Thiswillbesomewhatusefulforthecorporationstouseandparticipateintheinter-firmorganization.Keyword:inter-firmorganization,operativemechanism,organizationalstructure,effectivescale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企业间协调的方式来组织交易和生产活动。许多学者用不同的术语概括这一新的组织形式,如威廉姆森称之为混合经济组织1(comparativeeconomicorganization),其他学者称之为关系性缔约或交换(relationalcontractingorexchange)、准市场的组织形式(quasi-marketformsoforganization)。这些术语都指明了这是一种介于纯市场与纯科层企业之间,由纯市场和纯科层企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杨蕙馨博士,女,河北邢台人,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冯文娜,女,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通讯地址: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邮编:250100;电话:0531-88365578,88364664;传真:0531-88564335;电子邮箱:yhx@sdu.edu.cn。1Williamson,Oliver,ComparativeEconomicsOrganization:TheAnalysisofDiscreteStructureAlternatives.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1,36,PP269-296.产业组织第2页共16页第1页共16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6页兼具纯市场与纯科层企业双重属性的组织形式。本文称之为中间性组织,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之间基于核心能力,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以合作为目的,依靠价格机制和权威机制配置资源,具有网络特性的相对稳定且普遍存在的一种契约安排。纯市场、纯科层企业以及中间性组织是三种协调经济活动的制度形式,它们本质上都具有契约属性,不同的是协调经济活动的组织方法各不相同,纯市场以价格机制协调经济活动,纯科层企业是以权威机制进行协调,而中间性组织则依靠价格机制和权威机制的共同作用来配置资源。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中间性组织的运行和结构为切入点,力图探讨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及有效规模问题。目的在于揭示中间性组织组织运行的一般规律和内在机理,为虚拟企业、战略联盟、企业集团等各种中间性组织具体形态的组织运行提供理论指导。本文的研究仅限于制造业,并且是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制造业,其余产业不在研究范围之内。二、文献评述目前,学术界对中间性组织的研究多集中在中间性组织与科层企业和市场的区别及各种具体组织形态上,对中间性组织共性和本质属性的研究涉及不多,在其运行模式、组织结构及有效规模等问题上还未达成共识。传统的组织结构理论以单个企业为视角,强调企业内部分工和等级制度,重视组织边界和组织结构形成的确定性分析,等级分明的层级制组织结构是研究的重点,如直线制、职能制和直线职能制(U型结构)及事业部制(M型结构)。20世纪80年代后,组织结构理论研究的维度由强调降低企业内部成本转为增强企业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相应的,研究重点转变为以部门间合作为特征的矩阵式结构。当部门间横向协作沟通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