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页临床检验诊断学LaboratoryMedicine专业代码:(100208)一、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临床检验诊断学领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熟悉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能够从事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注重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数据统计处理和进行科研设计的能力,能结合临床检验诊断学的实验情况,完成一篇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二、学习年限见《南昌大学医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总体培养方案》。三、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位课程公共课自然辩证法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英语(含公共与专业英语)6医学统计学2专业基础课现代影像诊断基础2分子生物学2临床科研设计方法1高级病理学2专业课临床检验诊断学2选修课医学信息学1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基础2另可随科学学位选修部分课程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可在学院统一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适当调整。另外须参加研究生部组织的与本学科有关的专题讲座不少于15次,计2学分。四、临床技能训练第2页共5页第1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页必须在临床检验诊断学所属临床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检验等分支学科轮转,进行规范化临床技能训练,轮转时间不少于一年(可根据培训基地和个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轮转要求如下:【临床基础检验专业】(一)理论知识掌握: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生理及病理性变化特点;尿液中可溶性成分、可见成分的生理及病理变化特点;血液、尿液、粪便以及其他体液等常规检查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红细胞血型的相关理论;血型与输血基本理论;成分输血的意义及适应症;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了解: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干化学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免疫性血型抗体产生的机制;ABO血型亚型;白细胞血型中关于HLA的理论与其在器官移植配型中的意义。(二)临床技能掌握:手指和静脉取血;电阻型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及性能评价、保养与维护;血细胞分析直方图和散点图分析;血涂片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态辨认;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校准、性能评价、保养与保养;尿沉渣中细胞、管型等形态识别;粪便及其它体液中细胞常见细胞的辨认;ABO血型和Rh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发血;常规血液、尿液室内及室间质评方法与数据分析、问题分析和改进措施。了解:全自动五分群(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参数与图形含义及临床病例分析;渗透压仪和尿沉渣自动分析仪的原理和使用;常见寄生虫及其虫卵的识别;免疫性血型抗体筛查;新生儿溶血病检查。【临床血液学检验专业】(一)理论知识掌握:血细胞发育理论;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各类贫血的发病机理;白血病的分型及临床应用;止血与血栓的基本理论;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各种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DIC的实验诊断。第3页共5页第2页共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页了解:血液流变学的理论及检查结果分析,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各参数的意义。(一)临床技能掌握:正常骨髓及各类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类白血病反应的骨髓细胞形态辨认、骨髓象分析与报告;常见细胞化学染色和结果分析;凝血仪的校准、性能评价、维护与保养;止血与凝血障碍性疾病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实验室检查。了解:白血病的流式细胞免疫表型检查;白血病染色体检查;血小板粘附聚集仪的使用、维护与保养;血液黏度仪的使用、维护与保养。【临床化学检验专业】(一)理论知识掌握:疾病状态下三大代谢的病、生理改变及其代谢物在相应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肝、肾、胰腺功能检查及心肌损伤检查的实验项目及临床应用;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理论及失衡的判断;所有生化检查项目的方法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