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局权力内控体系建设的意见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XX年工作规划》精神,构建具有*特色的惩防体系,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根据XX市《关于推进部门权力内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扬办发[2008]6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市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推进部门权力内控体系建设。一、推进部门权力内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加强部门权力内控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反腐倡廉建设“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从制度创新入手,以岗位权力运行要素规范化管理为基础,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以风险管理和全程监控为手段,以责任追究为保证,在部门内部建立健全岗位职责体系、制约体系、监控体系和制度体系,从而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的探索性实践。全市部门权力内控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XX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实施办法》的要求,推进分权制约、风险制约、流程制约、问责制约,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全市部门权力内控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切实保证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最大限度地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提升行政效能,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二、推进部门权力内控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推进部门权力内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任务是:1、科学界定内部权力。坚持职权法定,对照中央、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精神,参照“三定”方案,对本部门(单位)各项职能进行认真梳理。严格划分不同权力的使用边界,加强对权力使用的规范和限制,形成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第1页共4页约的权力结构。对涉及人、财、物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的职能进行合理分权,明确“决策—执行—监督”、“审批—办理—监管”、“征收—办理—稽查”、“推荐—考察—任用—监督”等环节的工作职责,形成权力对权力的有效制约。2、优化权力运行流程。遵循依职能理事项、依事项绘流程、依流程明岗(位)职(责)的思路,按照互不相容的要求,对每个权力事项的分布、结构、重点及运行规律进行认真分析,进一步廓清权力运行的轨迹。按照直观、简明的要求,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在明晰岗位职责和权力的基础上,优化流程,保证下道程序对上道程序的控制和每道程序之间的相互制衡,实现用权力制约权力的目标。3、切实加强风险管理。注意针对不同的权力结构和用权方式,采取限权、分权、制权等多种权力配置方法,实施对权力运行的风险制约。认真排找权力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对可能构成的权力风险点、政策风险点、管理风险点和人员素质风险点等,健全预控措施。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等坚持层级管理原则,细化裁量梯度,固化裁量标准,压缩裁量空间,有效限制自由裁量权,防止权力滥用。4、建立电子监控平台。积极导入规范化管理,加快建立“十全”的网上电子监察系统,即功能全实现、网络全互通、风险全可控、标准全固化、裁量全细化、考评全自动、材料全必审、痕迹全保留、附件全电子、系统全可扩,实现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统计分析、投诉处理、能力提升、绩效考评和政务公开等主要功能。通过上下联动的电子监察平台,加强对部门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的全程监控,保证权力在网上廉洁、透明、规范、高效运行,真正起到超前防范、动态监管和硬性约束的作用。5、完善内控配套制度。结合权力内控体系建设的进展,将梳理出的权力运行监控流程、风险点和预控措施,以及推进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固化为制度,形成部门权力内控的制度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和问责制度,确保权力内控体系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第2页共4页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进权力内控体系建设。2008年,市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计局、国土局、建设局、房管局、交通局、民政局、水务局等28个部门(含下属单位),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