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监察局提高纪检监察经验交流VIP免费

监察局提高纪检监察经验交流_第1页
1/6
监察局提高纪检监察经验交流_第2页
2/6
监察局提高纪检监察经验交流一、改革成果两年来,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的优越性越来越充分的显现出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1、实现了纪检监察干部的优化整合。从人员配备角度看,改革打破了纪检监察干部由部门提名,在内部产生的传统,广开干部的选拔渠道,优化了纪检监察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从利益关系的角度看,派驻人员的编制、工资由县纪委监察局统一管理,割断了派驻干部与驻在部门之间的利益依赖关系,增强了派驻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整体协调角度看,由于对纪工委实行了“分片管理、目标考核”、对纪检组实行了“纪检组长配合委局科室”制度,在查处案件以及监督检查过程中,人力资源得到了合理调配,发挥了团体作战的优势,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整体实力,扩大了纪检监察工作的影响力。2、突出了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监督作用。对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主要目的是加强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加强对权力的制约,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过去派驻机构也有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职责,但在双重领导体制下,派驻机构难以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作用。实行统一管理后,派驻机构脱离了与驻在部门的组织人事关系,以第三者的身份参与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把过去的内部监督变成了外部监督,强化了监督职能。监督关口前移,有利于及早发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使领导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3、进一步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主体。改革前,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作为党政班子的一部分,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检查上,往往越俎代庖,有的部门还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的一项工作内容去考核和评价,本末倒置。派驻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后,明确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责任主体是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强第1页共6页化了部门的责任意识,切实把反腐倡廉工作摆上了重要日程。派驻机构能够集中精力研究和处理重要问题,协助驻在部门党组和行政领导班子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形成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合力。二、存在问题这次机构改革,由于时间较短,又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1、统管不全面,力量难释放。这次改革,对派驻人员组织人事关系实现了统一管理,但把决定派驻机构生存的后勤保障留给了驻在部门,没有完全割断经济利益关系,端人家的饭碗看人家的脸,一些监督性工作和案件查处工作难免受制于驻在部门。这就使派驻机构很难脱离驻在部门的隐性和惯性领导。同时县纪委将部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任务时所需经费落在纪检组长身上,而忽略改革后的纪检组长不是驻在部门的人这一事实,又给派驻人员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使其无法从旧体制中彻底走出来,不能真正意义上脱离双重领导的命运,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2、制度不健全,监督难到位。县纪委、监察局要求派驻机构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实施监督,但在信息沟通方面,纪检组哪些情况应该向县纪委报告,哪些情况应该向纪工委报告,哪些情况可以直接处理;在履行职能方面,哪些问题需要监督,通过什么程序进行监督;在配合驻在部门方面,哪些方面应该协助、怎样协助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具体的规定,加之派驻纪检组长不参加部门业务分工,部分纪检组长不懂部门业务,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使监督浮于表面,流于形式。3、职责不明确,工作难协调。按改革方案规定,派出机构主要是监督检查基层党政组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任务的情况,协助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受理基层党组织、党员和行政监察对象的控告、检举、申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职能弱化了的现象,一些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全局性工作,县纪委往往是一杆子插到底,纪工委袖手旁观,无所作为;监督工作因隔于派驻机构这第2页共6页一层面,而又没有赋予派出机构巡视的职能,无法直接监督;派出机构只设一名专职纪工委书记(监察分局局长),单枪匹马,力量薄弱。后勤保障依赖于县纪委、监察局,在工作运行当中,往往处于两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监察局提高纪检监察经验交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